农业协会奏响点村发展更强音
安乡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农业协会组织,为点村发展服务。
一、打造调整农业结构的“导航仪”。安乡县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紧密联系点村的资源、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群众文化素质的现状,围绕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和“一村一品”,以出特色、上水平、创效益为着力点,加强对农业协会组织的引导,通过协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促进点村农业结构调整,使点村农业结构调整走出“一拥而上调结构”、“绕开市场调结构”的困境,真正实现结构优化、布局适宜。安丰乡出口洲村在水产养殖协会的带动下,发展健康水产养殖1500亩;安凝乡新剅村、重阳村在棉花流通协会和农民经济合作社“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带动下,发展棉花种植4000多亩;三岔河镇罗洲村、三多村、新口村、合家垸村在“湘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带动下,发展冬瓜种植3000多亩。
二、打造发展乡风文明的“助推器”。安乡县充分利用农业协会组织信息渠道多、组织协调能力好、人员综合素质高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农业协会组织把先进的思想观念、文化生活方式、生产经营理念植入点村群众中。如湘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常深入点村向群众宣传市场经济理论、外界信息、冬瓜种植和管理知识,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农民艺术协会自编自演花鼓戏、渔鼓戏、小品等向农民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群众乐于接受,精神世界大为丰富,反响较好。农民在参与协会活动中尝到了甜头,受到了教益,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打牌、赌博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日益减少。
三、打造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动机”。安乡县针对点村群众综合素质不高、生产经营方式粗放、抗风险能力薄弱等不利因素,充分开掘和放大农业协会组织的优势,指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生态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之路,促进点村群众增收致富。“安乡县湘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已为三岔河镇罗洲村农户销售冬瓜5000吨,农户增收近280万元。安丰乡出口洲村在“水产养殖协会”的帮助下,发展健康水产养殖1500亩,预计年内可实现收入600多万元。同时,这种“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也带动影响了周边乡村。特别是“湘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已经辐射到全县12个乡镇,仅2009年就推广冬瓜种植6200多亩,为农户增加收入近2000万元。(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