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扶绥县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做法

来源: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廉政建设,建设,设的 发布时间:2009-02-1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实、改进基层干部作风、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扶绥县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载体,稳步推进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推行廉政“短信党课”制度,创新党员廉政教育方式。由于农村自然条件差,村屯分散,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党员经常性教育存在集中难、经费缺、流动党员教育不到位等问题。扶绥县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党员廉政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在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及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廉政文化长廊等开展廉政教育的同时,依托手机短信群发平台,在全县以“短信党课”形式,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宣教工作,创新了党员廉政教育方式。实践表明,加强廉政“短信党课”教育,提高了党员的拒腐防变能力,拓展了新时期廉政建设工作阵地,创新了廉政文化建设平台,增强党组织对农村党员的亲和力和对农民群众的号召力。

  二、推行干部“驻村夜访”制度,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推行干部“驻村夜访”制度,较好解决“白天干部下村,群众下地干活;晚上干部回去,群众收工回家,双方碰不到一块”的矛盾。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拓展领导干部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渠道。其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促进了农村工作的开展。领导干部夜访,紧跟中心工作,及时发现工作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领导干部驻村夜访,蹲点调研,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现了对群众的尊重,更体现了对群众的负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促进了社会和谐。在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中,领导干部包案“驻村夜访”,广大干部针对各种信访件和矛盾纠纷案件,注意把解决实际困难与教育引导群众、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最基层。四是转变了干部作风,强化服务基层的意识。领导干部包案“驻村夜访”,主动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逐步建立起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三、“村务发布”制度与屯级党群议事会制度相结合,深化村务民主管理。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延伸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搭建村级“两委”与村民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扶绥县推行“村务发布”制度,结合推行屯级党群议事会制度,强化村务民主管理和监督。这一做法的好处:一是搭起干群互动交流的平台,融洽群众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二是有利于引导村民参与村务管理,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促进决策实施。三是让村民拥有更多的说话权,参与村务管理的主动性更高。四是及时了解村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情况,让群众对村里事情“耳聪目明”,提高了群众参与村务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地对村委进行廉政监督。

  四、“公推直选”、“联动选举”与建立完善村干廉政承诺制度相结合,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扶绥县以确定为广西村“两委”换届选举试点县为契机,创新推行“公推直选”和“联动选举”,并结合建立完善村干部廉政承诺制度以及“党员一句话承诺”制度,强化村干部的监督。建立完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切实解决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党风政风问题,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进一步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调动和保护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