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来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党组织,组织,组织建设,建设 发布时间:2008-12-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把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必须认真调研,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经过学习调研,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加强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

    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支部班子,特别是选好党支部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就是要在维护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同时,选好、配好村党支部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在调整和选举村支书的过程中,要注意拓宽用人视野,发扬民主,多渠道多形式选贤任能,重点从退伍军人,年轻外出打工者中选,从农村优秀知识青年、“经济能人”中选,从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等群团组织的负责人中选。如果在本村现有党员中没有能胜任党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千万不能凑合,可以从县、乡两级优秀干部中选拔,经过一定程序到这些村任职。真正把党性强、观念新、懂经营、会管理、群众拥护、清正廉洁,能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共产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让他团结带领全村的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建立宏观引导机制,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自觉性,从而学会根据市场需求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掌握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变化的本领。努力激发广大农村干部学习经济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培训工作责任制,努力提高和增强农村干部的政策水平、法制观念及科学文化水平。同时,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水平和能力。

   (二)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

    1、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后,党的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意味着削弱或取消党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但要明确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一是把换脑筋,树立新的观念作为突破点,使广大党员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二是着眼于教育党员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主战场,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三是针对党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育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处理好大胆开放搞活与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的关系。
   
   
2、加强领导,打好基础。一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制度并与本单位的有关行政工作制度衔接配套,保证有时间、人力、财力开展党员教育,并把它纳入本单位的工作目标;二是抓阵地建设;三是抓好教材建设;四是抓好电化教育。
   
    3、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大力推进党员电化教育;二是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体;三是充分发挥党员教育阵地的作用;四是采用示范式、对比式、激励式突出重点,编写教材等,注重多样性。

   (三)抓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抓好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农民群众致富的迫切要求。因此,作为村党支部,就是要抓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个核心不放松,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促进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对经济实力薄弱的村,引导他们靠政策和科技,以市场为指向,巩固现有产业,积极开发利用好当地的农业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通过组建农村股份制为主的开发组织,把千家万户连接起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党员与农户、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农户、支部加公司的营销网络,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化。

   (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和动力就没有保证,物质文明也难搞。随着广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也进一步暴露出来,成为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障碍,因此,村党支部要突出抓好对农民的教育工作。一是认真组织村民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法律知识和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的头脑;二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影、黑板报、广播等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的政策,广泛深入地对村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文明社区”、“十星级文明户”等有益的创建活动;四是依托村民自治,充实和完善村规民约,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工作力度,提倡移风易俗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实现村风、民风和村容村貌美的目标,把农村工作全面推向新台阶。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