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来源: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支部,建设,促进,三个,文明 发布时间:2008-12-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农村基层党支部处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最前沿,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致富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征途上,任重而道远。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深深感受农村基层党支部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无论是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还是在组织、纪律、作风建设等方面,仍然处于一种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理论教育不牢。一方面,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有的支部有40%党员年龄在60岁以上,文盲半文盲占一半以上,有20%的党员是“四清”或“大跃进时期”突击入党的。另一方面,思想认识有偏差,认为作为农村党支部只要把经济建设抓好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而忽视了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认为抓理论学习吃力不讨好,费时费事而且周期长,很难短期“出业绩”。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一些农村党支部组织学习处于应付状态,只不过谈谈或传达上面精神,看看电教片,读读报纸,念念文件而已。由于理论学习不够,使得农村党支部在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常常理解不够,甚至出现曲解误解的现象,对党支部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思想障碍,对促进思想观念和生产力的解放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不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农村“发家致富”已成为广大农民及党员思考的主要问题。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已成为他们的价值趋向。在效率公平上,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在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上,选择了急功近利。这些观念直接冲击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凸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信仰危机、信念危机、信任危机、信心危机和诚信危机,有部分党员的思想觉悟甚至不如普通百姓,党支部与人民群众关系有协调的现象。

    三是党内民主意识不强。表现在:一是自我批评容易,批评别人比较难,自己批评可以,别人批评就不行;二是上级批评下级是俯耳恭听,下级批评上级是“有心无胆”,造成了一种上级永远是正确的,错误只能由下级承担的现象;三是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表现为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琐事,缺乏深层的理性思考和自我解析,不肯也不愿挖根源,有的明明晓得是腐败问题,却闭口不谈,甚至隐瞒、遮掩;有的党员明知一些问题的存在,而在实质性的批评中却一带而过,“大事说小,小事不说”,主要是怕得罪人或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观念;有的甚至不能坚持原则,不能勇于同不良行为和不正确的言论作斗争;四是有的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在会上开展批评时不肯讲,散会后,对支部工作乱讲,对群众产生的误会不去解释,反而人云亦云,无端猜忌,无形中贬低了支部的整体形象。更有甚者,有的党员对支部工作漠不关心,反而说三到四,当个人不正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处处与支部作对,自身形象不如普通老百姓。 

    四是农村党支部组织活动方式不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农村党支部原有的组织活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必须加以创新,改变以往机械、古板、单一的说教活动方式。现在农村党支部组织生活通常采取“开会”的方式,生硬灌输,缺少活力,久而久之,党员不能接受而心生厌烦,甚至连“开会”都不愿意参加,使组织活动趋于形式化,难有实效。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加强支部领导班子建设是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必不可少。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的工作水平、整体功能强弱、战斗力如何,对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推进具有特殊重要作用。首先,要配齐班子。农村党支部有一个好班子,就能带出一支好的党员队伍,就能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正如群众说得好“要想共同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帮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班子的配备要从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全面考虑,注意班子成员间能力互补搭配和协调配合,具备一定文化知识,以工作能力和品德为主,充实必要的年轻成员,增强班子的活力与动力。其次,要选好班长。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头人。“班长”的座位,对领导班子能否团结一致,集思广益;能否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精神;能否调动和发挥好一方干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班长”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发挥榜样作用,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发展一方经济,服务一方百姓,营造一方良好的社会环境,成为群众真正称道的“领头雁”。

    2、强化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农村党员是农村党支部的细胞,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结合农村和党员管理的新要求来加强管理和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要充分利用农村党员活动室、党校对党员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注重利用先进榜样和优秀党员的事迹,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要广泛开展向李元龙同志学习,做到严于律己,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时要组织党员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二是强化科技培训。党员干部是农村勤劳致富发带头人,应该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否则就无法得到群众的认可,因此,强化科学技术的培训尤其显得重要。科学技术的培训既可以请专家学者进行理论辅导,也可以请农业技术人员,有经验的种植、养殖大户、企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经济管理能人进行现场传授,以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党员干部要敢于创新,勇于带头致富,主动承担风险,给群众做出样子,这样党员在群众中才有地位、有声誉、有影响力。“万名党员带万户”活动的开展,为党员实现人生价值搭起舞台,关键看戏怎么唱,要在扶持、鼓励、帮助上下功夫,要在困难家庭造血功能上下功夫,使活动的开展真正达到目的。三是改进管理方式。重点是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在“严”字上下功夫。对长期外出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要建立档案,畅通信息,及时通知,按时补课,并按照规定及时接转组织关系。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和组织程序,做到宁缺勿滥;同时畅通党员退出出口,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对一些行动不便的党员,党支部要安排专人上门补课,让他们感受党支部的温暖。四是完善评议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是党员充分发扬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在民主评议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工作或言行中有错误的同志要敢于批评,在批评时,应注意方式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及时帮助他们改正不良行为和错误思想认识。自我批评要生动、深刻,切忌走过场或避重就轻。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决不能手软。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加以引导和教育。在民主评议活动中,支部委员要做好表率,勇于剖析自己,决不能袒私偏短,更不能借机打击报复。

    3、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与村委会关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工作,发挥党支部在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凝聚人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方面,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认真开展好村务公开活动,从财务公开、宅基地公开、计生公开、农田经营承包等重大事项上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二是正确处理好与企业法人的关系。要充分支持企业法人依法管理企业,和工会一道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组织好职工开展好劳动竞赛,为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同时,也要保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职工的利益。三是正确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三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干群关系。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