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因此,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才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扎实地推进党的事业。我们党是一个有6600多万党员、30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这几千万党员和几百万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六大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提出:“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要完成这一任务,做好这一课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一、国内阶级结构的变化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处在各项工作的第一线,时刻与广大人民群众相联系,党的群众工作的大量任务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去完成。如果党的每个基层组织都有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都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党的工作就会形成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变化,我国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大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等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增强了工人阶级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离开了土地,成为乡镇企业职工、进城民工、个体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在社会变革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和流动人口进入杜区,大量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着眼于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联系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任务和特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国际执政党失去政权的教训提醒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从国际执政党的历史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关系一个执政党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根本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上许多大党老党在执政几十年以后失去政权的教训说明,一个执政党,如果漠视本国的阶级变化,不能处理好“水和舟”的关系,不能与时俱进,始终站在世界进步潮流的前列,就会失去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就会失去先进性,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被人民所抛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样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时代背景,同样处在相同的历史环境中,一些大党老党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即失去了执政的权力,退出了执政几十年的历史舞台。教训是深刻的、沉痛的。这些党的上层出了问题固然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其党的基层组织有的不起作用,有的坏死,失去了其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在波诡云谲的世界政治环境中任凭风浪起,从容应对一系列关于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了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了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把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载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人民心中打下了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是: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和庄严的历史使命,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记使命,牢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三、职能和任务要求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承担的任务等八项工作任务同时,对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应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机关党的基层组织还要承担以下任务:一是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监督,突出解决好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做好党员关系的转递和党费的收缴工作。做好党员因私出国(境)保留(停止)党籍审批管理工作。三是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和入党前的集中培训,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党的基层组织要坚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等一整套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一切工作中和群众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也是我们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党的基层组织要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时刻想着群众,维护群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他们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觉悟。在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在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和克服强迫命令、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要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良好的形象和优良的作风凝聚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扎根在群众之中,做群众的知心朋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既给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契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大胆探索,扎实工作,以此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