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性

来源:增强,基层,党支部,支部,创造,创造性 发布时间:2008-12-1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着眼一线部队的使命要求,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精神动力,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性,以此推动军事斗争准备的创新发展。

  一、必须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在“进入”、“转化”上求实效

  要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性,必须准确把握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做到“三进入三转化”:

  一是进入思想境界,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基层党支部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还存在一些偏差。有的同志认为,十六大报告是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大理论,抽象难理解,对学深学透存有畏难情绪;有的同志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解,对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思考不深;有的同志则搞简单对号,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离进入思想、进/X.ZE作指导的要求差距较大。要回答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使基层党支部“一班人”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推进新时期基层党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空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创造性,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群众性,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基层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武器。要把“三个代表”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以宽广的眼光审视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是进入工作指导,转化为全面建设的统领之纲。要积极引导基层党支部把“三个代表”作为自身建设的缆领之纲,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情况,梳理个性和共性问题,批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不断研究解决自身问题中提高党支部的领导水平。要引导基层党支部把“三个代表”作为筹划、统揽工作的基本依据,围绕”两个历史性课题”和前沿一线部队的使命,着眼创新发展,树立新标准,确立新起点,体现新要求。要对照“三个代表”要求,经常反思所做的一切工作,看是否体现出了战斗堡垒的先进性,是否符合党的最新理论要求,是否遵循了基层建设规律,是否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进入精神状态,转化为不负重托的时代觉悟。时代觉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和应具有的自为意识、精神状态。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创造性,最重要的是党支部“一班人”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思想觉悟。这个态度不是观念陈旧、思想封闭,而应是思想解放、勇于探索;这种精神不是守摊子、缺活力、按部就班,而应是披荆斩棘、开拓进取;这种觉悟不是囿于自我、被动受令,而应是上下一致、主动作为。没有这种时代觉悟,在工作中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更谈不上引领基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要引导基层党支部紧紧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从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党的中心任务与一线部队使命任务的结合中,认识和理解“先锋队”、“先进性”的时代内涵,把党赋予前沿一线部队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使命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始终以高昂的热情,勤奋的工作,旺盛的斗志,科学的态度,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创造性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工作。

  二、必须认真贯彻“四个一定要”的要求,着力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1.打牢基础,坚持“依靠素质建党”。从调查情况看,党员队伍基础素质不够扎实、现代素质差距较大、综合素质不够全面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少数党员存在着政治意识淡化、奉献精神淡化、组织观念淡化、党性原则淡化等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从每一个党员抓起,把功夫下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这个基础工程上来。首先,要坚持上岗前的系统培训、任职期间的针对性专题培训和立足岗位的经常性传帮带相结合,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基本素质。其次,要以党支部班子成员为重点,采取制度管学、分组学、结对学、立足装备学等方法,组织党员广泛涉猎现代高新科技理论、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现代政治、国际关系、哲学、法律、经济等知识,开阔眼界,更新思维方式,提高党员队伍的现代素质和创新能力。再次,要坚持按照“三个代表”标准发展党员,坚持采取自我评估、群众评议、组织讲评、档次评定等形式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奖优罚劣,彰先促后,对不合格的党员要按规定处理,直至劝退、开除党籍,以形成外有压力、内有动力的局面,激励广大党员按照先进性要求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2.把握重点,着力“强化制度建党”。目前,少数基层党支部存在着党日、党课、报告工作等制度不够落实,运用制度教育党员、干部不力,支委成员“党内角色”与“行政角色”混淆,事无巨细进入支委议事程序,支部书记不善于营造民主气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集体领导的能力。因此,要指导基层党支部按照“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建立起配套的议事、决策程序,逐步扩大群众对党内议事、决策的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使民主集中制得到充分体现。要采取蹲点督促、定期整顿、试点带动等形式,严格规范、认真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运用制度教育管理党员,运用制度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树立组织威信。要教育引导支委成员以积极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参加组织生活,以对党的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提出意见和建议,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使组织生活健康、纯洁、活跃起来。党委、机关要完善相关制度,积极引导基层党支部以一线部队使命和实战的要求审视班子制度建设,敞开言路,在暴露问题、揭露矛盾中升华思想,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中增长才干,在团结共事、互相学习中凝聚力量、积累经验、创新发展。

  3.扭住“龙头”,紧紧“围绕使命建党”。前沿一线部队肩负着祖国的神圣使命,只有紧紧围绕使命任务议事决策,在军事斗争准备中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才能促进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现实中,一些基层党支部缺乏朝气和活力,基层建设的水平上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筹划建设的起点不高、眼光不远,不能按照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扭住“龙头”把方向、穿针引线抓大事,而是把主要精力淹没在了经常性、事务性的工作之中。因此,要引导基层党支部坚决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和整体部署,把军事斗争准备作为党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总体思路上,要保证全面建设围绕这一主题,整体布局突出这一龙头,工作内容体现这一主线,工作方法贴近这一实际;在力量使用上,要确立支部负总责、主官亲自抓、支委合力抓的机制。在工作导向上,要坚持创造条件积极抓,改革创新大胆抓,突出重点主动抓,平战兼顾综合抓。

  三、必须按照“四新”要求,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

  1.基层建设要有新突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何,是对基层党支部胆识和锐气的检验。要引导基层党支部牢固树立以变应变的思想观念,跟踪形势发展,主动思考,超前预测,小中见大,大胆创新,在不断超越已有中求突破。例如,针对部队驻地敌社情复杂、受腐朽思想文化和“酒绿灯红”影响比较直接的情况,要在增强官兵政治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纯洁性上有所突破;针对部队使命任务重、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要在深化科技练兵、提高官兵立足现有装备履行使命任务的素质能力上有所突破;针对兵员成分构成复杂、官兵现实问题增多、思想活跃等情况,要在增强“两个经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有所突破,等等。只有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谋创新、求突破,始终结合部队实际和未来实战需要,扬弃过时的,光大管用的,完善新创的,基层建设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2.自身发展要有新作为。当前,基层建设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综合起来主要有:如何适应兵员成分变化的新情况,坚持先进性要求,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如何针对集体领导难以落实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党支部议事程序,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如何针对官兵受地方庸俗关系学的影响,遇有问题热衷“找关系”、“托门子”的实际,加强班子形象建设,树立组织威信;如何针对战士民主参与意识增强、思想活跃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党支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增强党支部的创造性,就是要勇于在研究解决类似问题上有新的作为。

  3.激励创优要有新机制。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性,主要靠“一班人”的主动作为,但也离不开上级领导和机关的科学指导。作为机关部门,要摆脱陈旧思维方式的束缚,从有利于激发基层党支部的创新活力、有利于体现先进性要求的原则出发,建立健全同步互动机制。一是建立领导、机关对基层党支部的帮促指导机制,实行领导挂钩帮建、机关跟踪督导、业务部门归口负责,按照先进的治满、中间的治平、后进的治短的思路,坚持常年帮扶,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二是建立成效评估机制,通过系统分析、纵横比较、综合评定等方法,准确评估基层工作的成效,力求在正视问题、克服不足中促进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建立上下联动创优机制,通过双向讲评,把机关“争创先进机关科(室)、争当优秀机关干部”与基层的“双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上下一致,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