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四个培养”活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
为了有效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广西北海市委在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了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在农村致富能手中培养发展党员、在党员致富能手中培养选拔村干部、在党员村干部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四个培养”做法,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
一、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增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海市各级党组织着重把增强党员素质、提高党员致富能力放到突出位置来抓,教育党员不仅要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还必须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做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为群众树立致富榜样。市、县(区)、乡镇及村分别制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规划,建立以市、县(区)、乡镇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为主体,农科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基地,农业科技院校为依托的培训体系,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党员致富能手培训班,开展“科技种养大王”、“科技种养能手”评选活动,创办农村党员和干部实践锻炼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技术交流和培训。建立帮扶制度,要求乡镇班子成员、村干部和党员中的致富能手,每人联系1—2户家境贫困的党员,在技术、资金、信息上给予帮助,做好“传、帮、带”工作。据统计,北海市近年来共举办农村党员培训班2100多期,培训农村党员6万多人次,培训面达92%以上。县(区)、乡镇党委和各部门党组织筹集资金1626.1万元,协调安排科技项目373个。通过培训,全市93.5%以上有劳动、学习能力的农村党员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1.12万名党员获“绿色证书”,3572名党员成为致富能手,2478名成为农民技术员,1172名成为农民技师,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党员有2.1万多人,涌现出一大批科技种养大户和种养致富能手。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提高,致富能力明显增强。
二、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村涌现出一大批勤奋守法的经济能人,在群众中有较大的影响力。为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改善和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北海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握思想政治标准,注意在农村致富能手的优秀分子中培养发展党员,为党组织增加新鲜血液。目前,已对全市2.23万名非党员致富能手进行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在进行认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中挑选出2724名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较强经济意识、热心村里事务的致富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力量进行培养。据统计,全市各级党组织已举办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班243期,培训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17994人次,经过学习培训有3257名致富能手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其中有1341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批有文化、有技术、素质高的农村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后,在发展农村经济、带动群众致富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比如,银海区高德镇平阳村通过把10多名致富能手吸收进党员队伍,把党支部建立在花卉产业链上,创办了5公里长的“平阳村党员科技致富长廊”,发挥党员致富能手种养基地的示范作用,并为村民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加快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成为全市农村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