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举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形式
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前提。但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亟待在坚持按地域、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其他设置形式。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县乡党委要坚持积极引导、优势互补、自愿互利、便于管理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则,打破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单一模式,鼓励农村党支部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进行整合联建,实行以属地管理为主,与行业管理、产业经营相结合,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做到既有利于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又有利于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可以探索以下几种具体的形式:
一是村与村联建。优势互补联建,经济优势相同、产业结构互补、地域相邻、关系紧密的村党支部可以整合联建。强弱帮扶联建,先进村、经济强村党支部对后进村、经济弱村党支部也可以进行帮扶联建。
二是村与企业联建。村党支部与村内或周边龙头企业党支部联建,成立党总支,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村与部门联建。村党支部与县市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或乡镇站所党组织结成松散型的联建对子,发挥部门或站所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对联建村进行帮扶;村党支部主动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党组织结成松散型的联建对子,寻求信息、技术、人才支持,促进经济发展。
四是立足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广支部+协会的模式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和项目上。
五是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务工经商地、建设项目所在地设置流动党组织,并请当地党组织给予指导或协助。面对新形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主动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创造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党组织设置形式,才能够有效促进党组织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