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相城区提速新农村建设

来源:城区,提速,新农村,农村,农村建设,建设 发布时间:2008-10-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昨天下午,相城区委、区政府专题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开展“学渭西、学灵峰,创新业、争先锋”主题活动,组织和引导全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渭西、灵峰发展之真,务新农村建设之实,在加快发展上有新思路,在致富农民上有新进展,在构建和谐农村上有新举措,全方位提速新农村建设。
  渭塘镇渭西村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老典型,上世纪90年代就被树为“吴县第一村”。相城建区后,特别是与邻近的沿塘、永沿并村以来,咬住经济发展不放松,打造了由400个老板家庭、125家本村企业组成的“老板群体”,迈开了富民强村的新步伐。2002年,村级可支配收入冲破1000万元;2004年,村级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500万元;2006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跃上了2212万元的高平台,村民人均纯收入13600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了近4300元,成为“相城第一村”。
   北桥街道灵峰村是相城建区后崛起的“后起之秀”,2003年由灵峰、谈埂、庄浜、凡店、姚浜5个村合并组成新灵峰后,推行“资产统一管理、资金统一使用、建设统一规划、收费统一标准、福利统一享受、用地统一调配”,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上下功夫,在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上做文章,在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上挖潜力,唱活唱好富民强村一台戏。近四年来,村级可支配收入从393万元增加到2072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倍多;村民人均纯收入从6396元提高到10200元,平均每年增收接近1000元。
    在“学渭西、学灵峰,创新业、争先锋”主题活动中,相城区要求各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理清发展新思路,进一步加大“三大合作制”改革力度,年底前所有行政村完成股份制改革,村级总收入中投资性收益提高5到10个百分点;以生活宽裕为目标,开辟致富村民的新途径,不断增加村民的投资性、工资性、物业性和保障性收入;以村容整洁为重点,掀起环境建设新高潮,积极为村民和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以文明和谐为追求,构建和谐农村新秩序,实现桩桩事情有人管、件件纠纷有人解、户户困难有人帮。
    据了解,相城区“学渭西、学灵峰,创新业、争先锋”主题活动分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年底将依据考核情况表彰命名一批先锋镇、先锋村,为全区新农村和三个文明建设树立标杆和典型。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