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芜湖县坚持“四化”并举确保农村发展党员高标准高质量

来源:芜湖,芜湖县,坚持,四化,并举,确保,农村,发展,发展党员 发布时间:2008-10-2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芜湖县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偏大、素质不高、作用弱化、观念淡薄等现象,创新工作理念,坚持发展对象择优化、发展程序透明化、培养措施多样化、考核机制刚性化,形成抓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合力,确保农村发展党员高标准高质量。 

    发展对象择优化。一是优先发展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结合县、镇两级党员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创建活动,把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兴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列为培养对象。二是优先发展返乡创业青年。通过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倾斜扶持,有针对性地对返乡创业青年加强党性教育引导。三是优先发展勤劳致富的女能手,尤其把带头致富的“女能人”、“女强人”列为重点培养。四是优先发展外出务工青年能手。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慰问和返乡座谈等措施,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信赖。根据发展对象情况,县委组织部建立优秀苗子库、重点培养对象库和入党积极分子库重点加强管理。两年来,全县新发展的834名党员中,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掌握1—2项致富技术的优秀青年占到70%以上。 

    发展程序透明化。实行全程联名推荐制,坚持做到“四必推四不推”,即带头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必推,触犯法律法规的不推;带头发展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上走在前列的必推,好吃懒做的不推;带头为群众服务的必推,干扰村里正常工作的不推;带头维护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必推,影响邻里团结的不推。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对村党组织上报的发展对象,实行镇党委集体审批制,坚持做到未经1—2年培养、考察的不批;考察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批;未实行公示制的不批;入党动机不纯、信念不坚定的不批;群众意见较大的不批;镇党政班子未列席村支部发展党员会议的不批的“六不批”制度,有效解决农村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健全等问题。两年来,全县推荐出来的先进分子中有2803人递交入党申请书,有2142人分别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组织发展对象。 

    培养措施多样化。一是重点培养。在全县22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先后成立18个协会党支部,把技术强的党员和非党员骨干聚集到生产一线和示范岗位上,通过协会党员帮带、组织培训等形式,将非党员骨干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两年来,全县有213名专业户递交入党申请书,新发展专业户党员39名。二是联系培养。建立党建联系制,由各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3个村党组织,培养联系2—3名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村党组织成员每人至少培养联系1名入党积极分子,并定期进行谈心交流,掌握思想动态,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两年来,全县6个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796人,124个村党组织成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957人。三是跟踪培养。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库”,对有培养发展潜力的,确定专人与其结对联系,实行跟踪管理培养。两年来,全县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6名。四是实践培养。一方面采取电化教育、专家讲授、实地参观等措施,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党章、听党课、参加支部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加深对党的认识。另一方面,有目的地选拔部分农村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进入村两委班子和村级其他组织参与事务管理,有意识地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在锻炼中提高。 

    考核机制刚性化。建立工作责任制,把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没有完成年度发展党员任务的,其村党组织及其责任人不得参加“评先评优”活动。对1年不发展党员的村,责成村书记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到位。凡连续2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对村书记作出调整。建立责任追究制,对发展党员工作中没有按规定履行推荐、培养、审查等责任的,或对发展党员工作不重视,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不得力,工作明显落后的村党组织及责任人,视情节分别追究责任;对弄虚作假、情节特别严重的村党组织及责任人予以党纪处分。县委组织部还实行了发展党员工作季报制,每季度最后一个月30日前,对各镇党委上报的发展党员情况进行通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