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见习村官”引发“鲇鱼效应”

来源:见习,村官,引发,效应 发布时间:2008-08-08 00:00:00 浏览次数:352 【字体:

  挪威渔民为提高沙丁鱼的存活率,常在船舱里放几条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四处冲撞,使原本好静的沙丁鱼紧张起来,四处游动,从而增强了其机体活力,提高了存活率。这就是管理学中常说的“鲇鱼效应”。“鲇鱼效应”的实质是引入新鲜因素,打破平衡,挑起竞争,激发活力。江苏省盱眙县借鉴这一原理,从农村青年创业先锋中选拔优秀分子担任见习村官,不仅汇集了村级后备干部的“源头活水”,而且极大调动了在职村干部的积极性。

  见习村官树起新标杆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等多种原因,村级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能力欠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已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一是年龄老化。2006年,盱眙县2110名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近50岁,其中50岁以上占43.1%, 35岁以下仅占4.6%。在256名村党组织书记中,50岁以上占45.7%,35岁以下仅占2.7%。二是“双带”乏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带头致富、带民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干部安于现状,怕冒风险,创业激情不高。全县有创业项目的村干部1096人,占村干部总数的51.9%,尚有1000余名村干部致富无门。有创业项目的村干部中大部分投资规模低于5万元。三是后备不足。农村中有文化、年纪轻、头脑活的农民基本上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家乡的多为儿童、妇女、老人。有些人虽具备做村干部的潜能,但因缺乏实际经验而难以胜任,作用难以发挥。

  为打破这一状况,盱眙县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从创业先锋中选拔见习村干部制度。其着眼点有三:一是将农村“创业先锋”作为今后选拔村干部的主要来源;二是以“见习”作为培养“双带”村干部的重要途径;三是把推行见习村干部制度作为提升村干部队伍“双带”能力的必要举措。经过认真研究,县委规定,担任见习村干部的标准有四。一是政治标准,要求政治立场坚定,对党有感情,公道正派,事业心强,热心村级事务,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愿望和能力。二是创业标准,要求拥有自己创办或领办的企业或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年收入较高,带富能力强;或有外出务工经历、在企业中担任班组长以上职务。三是年龄标准,要求一般在35周岁以下。四是职数标准。各村居至少配备1名。人选是正式党员的,可明确为村居党组织见习副书记;非党员的可明确为村居见习副主任。见习村干部见习期1至3年,不占村居“两委”职数,不享受工资报酬。

  选配工作开始以后,通过自荐、互荐、组织推荐,乡村两级纷纷行动起来,经过两个多月的物色、挑选,全县264个村共选配见习村党组织副书记、委员和村居委会副主任270名,每个村平均配备1名以上。由于坚持标准,选配的见习村干部平均年龄33岁,年平均纯收入5.5万元以上。见习村官在干部和群众中树起了学习、追赶的新标杆。群众反映:他们创业成功,说明头脑活、路子多、有本事,跟着他们干,我们有盼头。

  见习村官展示新形象

  为了使见习村干部尽快熟悉村务,适应岗位要求,县里制定了一套比较详细的培养计划。一是明确培养形式。见习村干部虽不占“编制”,不拿报酬,但享受村级干部同等政治待遇。村“两委”班子在研究决定村级重要事务时,必须邀请见习干部参加。二是明确培养“老师”。乡镇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一名见习村干部。村居党组织书记是培养见习干部的直接责任人,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引导见习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县、乡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专门培训。三是明确培养方向。对党员身份的见习干部,积极引导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带头富、带领富的标兵。对不是党员的见习干部安排专人进行重点培养,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直至正式加入党组织。

  农村创业先锋当上见习村干部后,积极参与村务管理、热心公益事业、带领群众致富,展现出崭新形象。马坝镇腊塘居委会见习副主任投资兴办服装厂,使90多名乡亲得以在家门口就业。河桥镇三元村见习副主任承包2万多亩荒山,每天吸纳周边劳力近百名。润东采石厂厂长当上见习村官后,积极回报家乡,投资十几万元义务修筑村组道路十多公里。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全县见习村干部就为村组织提出建议400多条、提供致富信息50多个,创办项目262个,吸纳当地劳动力2000多人,无偿兴办实事112件。

  见习村官带来新动力

  农村创业先锋当上见习村干部,给在职干部特别是还没有创业项目的村居干部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使之产生了危机感、紧迫感,创业致富的动力大大增强。穆店乡范楼村党支部书记去年搞了两个养鸡大棚,最近准备再上两个。他说,见习干部有创业项目,我这个书记没有怎行?观音寺镇朱楼村一村民兴办木材卷板厂,多名乡亲在厂里做工,很有群众基础。他当上见习村官后,其他村干部坐不住了,纷纷寻找致富门路。他们说:“以前没有对照,大家差不多,现在有了见习干部,我们不找项目不行啊。”据统计,推行见习村干部制度以来,全县在职村干部共新上种、养、加项目59个,总投入370多万元。

  见习村官制度的启示

  在青年创业先锋中选拔见习村官,有效整合了农村人才资源,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在开展这项工作中,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引入竞争机制。欠发达地区一些村干部不思进取,缺乏活力。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之一就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适度竞争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在农村创业先锋中选拔优秀分子担任见习村官,不但调动了这些年轻人为村民服务的热情,而且有效激发了在职村干部的紧迫感,“逼迫”那些不适应新农村要求的“守摊子型”村干部要么动起来,要么被淘汰出局,从而达到把创业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创业能手的目的。

  二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村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新农村建设选好人、用好人,要有创新思维,拓宽用人视野,决不让选能、选贤变成选“老好人”、选家族代言人。推行见习村干部制度,通过“见习”这种途径,可以给见习干部一个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的机会,也给群众一个观察了解见习村干部的渠道,增强今后选举的有效性。见习村干部见习期满通过选举成为正式干部的,会更胜任工作,也更能服众。而从组织角度讲,由于明确规定是“见习”,优秀的干部可以上,不合格的干部可以下,选人用人更加主动。而干部见习期不占编制、不拿报酬,不会增加村级经济负担,也不会有“后遗症”。

  三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要着眼科学发展。当前许多地方在选用村级干部时,往往从维护稳定出发。长此以往,会造成村级干部发展农村经济的热情减退、能力下降。推行见习村官制度,能使在职村干部充分认识到“双带”是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双带”能力缺乏、“双带”效果不好,先锋模范作用就不能更好地体现,从而有效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达到打造素质过硬、能力一流的新农村建设领头人的目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