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当前村干部待遇落实面临难题与对策

来源:当前,村干部,干部,待遇,落实,面临,临难,难题,对策 发布时间:2008-05-0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安乡县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了村干部补贴保障机制,最大限度落实了村干部的待遇,提高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村干部待遇落实中仍面临一些带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难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是补贴水平难提高。当前,安乡县村干部误工补贴标准基本符合省委[2007]10号文件规定,但总体水平不高,补贴资金缺乏稳定来源。据调查,农村党支部书记误工补贴标准基本上维持在2002年的每人每年4000元左右,其他村干部的误工补贴维持在2000元左右。离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生活困难补助一般在450-600元之间。补贴资金主要来源于转移支付和村里自筹,转移支付的资金没有明显增加,村里自筹部分却很不稳定,导致了村干部补贴不仅水平不高,而且很不平衡,有30%的行政村因经济基础薄弱、债务包袱沉重,村干部的误工补贴和离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生活困难补助不能按照足额发放到位。
  
  二是政治追求难突破。随着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村干部的“出路”已被封死,基本上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既不能进机关事业单位,更难进入公务员行业,政治上举步维艰。各级虽然出台了从村主干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政策,但相对于村干部来说,考录条件太苛刻、门槛太高,受到学历、年龄的限制,而且选拔的力度小、范围窄,大多数村干部只能“望梅止渴”、“望门兴叹”。据统计,近来来,全县仅招录了4名村党支部为乡镇公务员。
 
  三是离职待遇难保障。安乡县从2006年元月开始,实行村干部养老保险,但实际上只对2005年以来且任职5年以上的离任党支部书记和在职党支部书记办理养老保险,总人数不到300人。全县1021名离任村党支部书记享受了生活困难补贴,但标准不高,最低的每年仅有120元,很难维持最低生活,对其他离任村干部的生活困难补助虽作了相应规定,但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严重不足而发放不到位。贫困党员扶助和农村低保求助政策很难惠及特困离职村干部,导致了离职村干部困难无所靠。
 
  落实村干部待遇,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工作。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研究,健全机制,有效化解工作难题,确保村干部待遇的提高和落实。
 
  一、健全补贴发放制度,规范各类经济待遇。一是要完善在职村干部的薪酬发放制度。在职村干部的工资补贴由基本补贴、绩效补贴与奖励补贴三部分组成。基本补贴要占工资总额的50%,按照村党支部书记每人每月不少于200元、其他村干部每人每月160元的标准,原则上从县财政对村的转移支付资金中统筹解决,并按月打卡发放到人。绩效补贴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确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奖励补贴由乡镇根据年度岗位目标考核情况进行奖励,由乡财政负责。二是建立离任村主干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制度。连续任职10年以上或累计任职15年以上,正常卸职、离任且现年满60周岁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村民平均水平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按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困难补助,由县乡核定,落实到人,资金由县财政统筹解决。三是建立特困村干部救助金发放制度。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机关单位出一点的办法,设立特困村干部救济基金,对严重疾病或生活极度困难的村干部予以求助,并实行定期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强化激励保障措施,解除干部后顾之忧。一是择优选择录用乡镇公务员。要探索完善从村党支部书记中择优考录国家公职人员的办法,每年拿出一部分指标,专门面向村党支部招考,从优秀年轻村党支部书记中录用乡镇公务员,解决村干部提升难的问题。二是加速推进村干部职业化建设。农村工作全方位服务格局决定着村干部的工作量大、责任重和工作时间的脱产化日益明显,有关部门应着手研究村干部的新特点,按照干部职业化建设的要求,把村干部队伍纳入或按照机关事业编制干部进行培训、建设和管理,使村干部队伍更加符合新形势和工作需要。三是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县财政补贴1/3、村集体出资1/3和村干部本人负担1/3的办法筹措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在职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确保退职老有所依。
 
  三、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改善农村工作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村干部的工作,定期组织“优秀村干部”评选表彰活动,优先将政绩突出、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提高村干部的荣誉感和社会地位。要继续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力度,改善村干部办公环境。严格控制由村里出资的各种建设和达标升级活动,执行好“谁让达标,谁出钱”的规定,杜绝一切不合理的开支和形式主义。要切实维护村干部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少数围攻、侮辱、殴打村干部的行为。要广泛宣传报道优秀村干部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营造理解、关心、支持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