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峰区“三管齐下”狠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1、完善领导机制,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目前,鱼峰区已初步形成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和组织机构。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企业工作委员会,落实了专职人员,负责全区非公企业等“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明确了党委“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党委副书记具体抓、负专责的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门牵头,企业党工委、宣传、统战、工会、共青团、经济管理部门等主要领导吸收为联席会议成员,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推行了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制度,制定了实施办法,并执行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非公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联席会议,听取各位指导员和联络员的工作情况汇报,共同研究非公党建工作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自2003年以来,区委先后出台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意见,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2004年制定了《2004年-2006年鱼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三年规划》,提出了三年工作目标,2005年又提出了“五星级”党组织创建目标。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工作有了许多抓手,如严格督查考核,通过典型示范,狠抓薄弱环节,整体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2、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作用。一是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按照组织推荐、素质考评、征求业主意见等程序,选调优秀的党务工作者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如优联公司党委书记蔡爵铭、方鑫公司党支部书记杨开沈等,由于“班长”选得好,两家企业的党建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加强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训管理。依托市委党校,每年举办一期党务工作者培训,内容涉及党建政策理论、市场经济知识、经验交流等方面,还选派部分党务工作者走出去,参观学习外地一些优秀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经验。近年来,共培训党组织书记560多人次。同时,开展“星级党组织”目标创建活动,通过考核,已有8家非公企业党组织达到了五星,4家达到了四星,2家达到了三星。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抓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双学”活动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抓好市场经济理论、岗位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引导党员带头学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先进科技、管理知识;带头搞好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带头遵纪守法,维护生产和社会秩序。使广大党员既是政治思想上的先进分子,又是生产经营中的骨干分子。坚持抓好党员的发展工作,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每年均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培训42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共发展150多名党员,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三是创新活动形式,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紧贴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开展活动,开展争先创优、扶贫帮困、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等活动,活动形式也较为丰富,以党课、交流会、参观革命圣地、义务做好事等形式,从而使党员立足岗位讲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本色。同时,通过评选优秀党员,激发党员的先锋意识,促使党员跟着去学,照着去做,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3、以“凝聚力工程”为载体,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一是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和“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捐资助学活动,组织业主和职工与困难职工开展结对帮扶、与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助学活动,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切实增强企业凝聚力,积极倡导社会新风正气。例如,2007年,组织非公企业参与“2007年企业招聘周”活动,提供岗位188个,安排了45名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就业。“六·一”前夕,组织非公企业慰问辖区100多名残疾儿童,共出资、出物近万元。柳州市方鑫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党员企业主杨开沈向自治区工商联捐资助学50万元。二是推进谈心谈话活动。充分发挥业主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主渠道作用,把尊重、理解和关心职工作为基本内容, 积极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三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近年来,鱼峰区举办了非公企业党组织文艺会演、非公企业党组织革命歌曲歌咏比赛、气排球赛、“中国东盟贸易区知识竞赛”、“党章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育企业精神,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