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两新”党建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命题,意义深远而重大。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两新”党建工作,必须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分析“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深入研究急需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改革那些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方面,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思想观念、领导体制、管理办法等,切实增强“两新”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首先要正确把握“两新”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必须按照“为‘两新’组织发展所需要、为‘两新’组织业主所理解、为‘两新’组织员工所拥护、为‘两新’组织党员所欢迎”的原则,立足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性地思考工作、推进工作、开展工作。同时要努力找准“两新”党建的着力点,一是要维护好党和国家的利益,确保“两新”组织高举旗帜,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二是要维护好“两新” 组织的合法权益,团结凝聚广大员工,确保“两新”组织安定稳定;三是要维护好员工的正当权益,努力改善和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筑牢组织基础,创新组织设置。必须坚持“符合条件重点建、引导企业主动建、创造条件联合建、针对实际临时建”的思路,确保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全覆盖”、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全覆盖”、有个别党员的“两新”组织联建党组织设置“全覆盖”、有流动党员的“两新”组织临时党组织设置“全覆盖”,努力形成县(区)“两新”党工委统一领导、基层党委履行具体职责、“两新”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组织网络体系。 针对私有特征,创新活动方式。“两新”组织特有的私有性质,决定了“两新”党建工作不同于国有、集体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运作方式。一要创新活动载体。善于借助于企业文化活动的载体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活动,寓教于乐,以“业余、小型、灵活、多样”为原则,以社会性教育为主要载体,实现“两新”组织党员活动多重角色的有机结合。二要创新活动内容。围绕“两新”组织的生产、经管、服务活动,把握生产经营的特点与难点、员工思想的疑点与生活的热点,提高党组织活动的针对性。三要创新组织制度。建立完善党组织与业主的沟通机制、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跟踪服务机制、党组织与“两新”组织管理层的协调配合机制。充分体现“两新”党组织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时间的业余性、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和活动制度的长效性,使党组织活动的要求与“两新”组织的目标任务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 立足作用发挥,创新管理模式。一是按照“三个培养”要求创新党员发展工作,努力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服务骨干,把生产、经营、服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员工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着力提高“两新”组织中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建立“隐形党员”吸引机制,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出身份,创设条件方便其接转组织关系。三是将技术强、能力强、政治强的党员安排到“两新”组织的重要岗位,积极开展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主题实践活动,按照“一个行业一个主题、一个企业一个特色”的原则确保实践活动与“两新”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相互促进。四是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像抓人才工程、干部学历教育、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那样抓好“两新”组织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培训党员与“两新”组织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发挥好为“两新”组织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五是创新“两新”组织党员的考核机制,让每个党员始终保持一种“逼人努力、催人奋进”的压力和动力。 大胆开拓进取,创新责任机制。影响“两新”党组织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大胆突破的,除业主支持不够、上级重视不够、党员配合不够等客观因素外,主要的还在“两新”党务工作者自己的意识、观念、本领没有跟上。改革创新“两新”党建工作,关键在于解决“两新”党务工作者愿不愿、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改革创新的问题。不能“怕”字当头,害怕担风险;不能思想保守,总是因循守旧;不能瞻前顾后,办事没有决心;也不能作风漂浮,难以求真务实。上级党委必须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两新”党务干部队伍作为重中之重。 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工作机制。一要形成“两新”党组织的真情服务氛围,坚持真情服务业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重点联系“两新”组织,做到“贴身服务”、“靠前服务”;坚持真情服务员工,落实好党员联系员工制度,建立党员帮扶困难员工机制,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坚持真情服务党员,建立“两新”组织党内关爱、关怀机制,把“两新”党组织建成“党员之家”。二要形成“两新”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体系,上级党委要把“两新”党组织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把“两新”组织税前1-2%的营业收入作为活动经费。三要形成多想事、多谋事、多理事、多干事、多成事的工作格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两新”党建工作,最可贵的是要主动去想事做、找事做,超前地去调查研究、分析情况,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积极地去理顺关系、破解难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在干中改革、在干中创新,把抓发展作为要事、打基础作为实事、管长远作为大事、谋民生作为好事,在做事、成事中探索改革创新路子、取得改革创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