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精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中共安乡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安乡县从构建和谐党建的目标出发,积极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方式、活动载体和工作机制,拓宽了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途径,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推动了和谐安乡建设。
一、创新组建方式,扩大组织覆盖,提升企业党建能力。该县坚持把建立党组织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加大力度、创新举措,不拘一格抓组建。一是领导驻点督促建。13全县委常委每个确定了1个未建立党组织的规模企业作为联系点。县委非公有制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向每位常委下发了督办通知,要求县委常委督促指导所联系的企业尽快组建党组织。县委书记王先蒙同志亲自修改、审定县委常委驻点联系工作方案,多次到所联系的正园饲料有限公司了解情况,指导企业建立党组织。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邓碧波同志深入到每一个未建党组织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现场调研,协调党组织组建的相关事宜。二是典型示范带动建。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坚持抓大户、抓难点、抓示范,把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组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采取媒体宣传报道、会议传达、现场参观、表彰奖励等形式,推介了湖南凯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县锦豪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和县恒生商贸有限公司的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以奖代投扶助建。在抓党组织组建的同时,坚持“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建好一个带动一片”的思路,搞好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到了有阵地、有班子、有经费、有活动。为减轻企业负担,县委组织部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实行以奖代投,从县管党费中拿出一定资金进行补贴。到目前为止,该县采取单独组建、地域相邻或行业相近联建,改制企业挂靠建立的方式,实现了符合组建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100%建立党组织。
二、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交流平台,激发企业党建活力。该县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特点,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为企业党员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一是强化组织活动。紧紧围绕加强企业党员教育,增强党员意识,经常性开展“三会一课”活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七一”表彰活动。湖南凯斯机械有限公司党支部每年“七一”都召开新党员宣誓和年度表彰会议,每季度都利用业余时间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使党组织生活在企业走上了正常化的轨道。二是创新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庆典晚会、开展文体竞赛,为企业党员提供才艺展示舞台,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围绕企业内涵、品牌形象、社会价值,培育企业文化。县锦豪纺织有限公司开展“创建学习性企业、争做知识性员工”活动,创办厂报厂刊、举办读书读报、业务知识竞赛和企业庆典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了党员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三是开展争优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开展“科技公关”、“技能比武”、“党员争先创优”、“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彰显了党员先进性。县正园饲料有限公司在党员职工中开展“争当创业先锋”、“争创党员示范岗”等党建活动,极大提高了党员生产技能,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三、创新运行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凝聚企业党建合力。该县着力完善企业党建工作机制,有效的整合部门资源,形成了职能部门整体联动的格局。一是完善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为党委、相关领导干部和党务干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逐级签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二是健全了组织管理网络。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地域分布广、规模大小不等的实际,安乡县注重发挥县工业局党委、民营企业党委、工业园党工委和各乡镇企业办党支部在企业党建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逐步构建县乡两级归口管理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两新”组织管理格局。三是建立了领导联系点制度。县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工业园党工委的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制度,44名县级领导经常深入非公有制企业实地察访、专题调研、分类指导。县委书记王先蒙同志多次深入联系点湖南凯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帮助推荐了党支部书记解决了党建活动阵地及部门活动经费,推动了企业党组织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