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我市强化服务提升返乡流动党员管理水平

来源:我市,强化,服务,提升,返乡,流动,党员,管理,管理水平 发布时间:2009-02-1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做好务工返乡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我市根据当前返乡流动党员特点,积极探索管理服务途径,把服务摆在首要位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到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

    一是突出“建”字,完善返乡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体系。我市共有返乡流出党员2830名,为加强跟踪管理服务工作。各级党组织及时对返乡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登记造册等,建立返乡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库。建立返乡流动党员专人联系制度,把返乡流动党员的管理落实到人,指定专人负责联系返乡流动党员,联系人定期向返乡流动党员传达上级党委关于针对返乡流动党员相关政策,并主动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力所能及的为他们做好服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建立返乡流动党员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基层党组织通过打电话询问、上门走访等方式,掌握和了解党员在返乡期间的表现和思想动态。
 
    二是强调“帮”字,增强返乡流动党员就业创业信心。我市开展的“城乡党支部互帮互助”活动,要求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关心关怀外出务工党员家庭,帮助照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解决外出务工党员后顾之忧。开展“三个一”主题活动,即走访一些返乡流动党员、慰问一批生活困难流动党员、召开一次返乡流动学员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以及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党组织为返乡流动党员家庭办好事实事1962件,走访慰问返乡流动党员2530名。通过党组织的帮扶关爱,使返乡党员离岗不离家,深受鼓舞,创业信心倍增。

    三是彰显“培”字,提高返乡流动党员就业创业能力。我市出台了返乡农民工食宿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规定。培训不超过3个月,返乡农民工、党员食宿每人每天补助10元,使他们能安心培训,确保培训成效。同时,利用县乡镇党校、社区党校、“柳州党建”网站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以及乡(镇)、村农技校等涉农部门培训阵地,抓住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契机,采取形势课堂、空中课堂、移动课堂、固定课堂、示范课堂等五种培训形式,对返乡流动党员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实用致富技术、务工技能等培训,不断提高返乡流动党员就业创业能力。据统计,至今我市共投入农村党员培训经费600多万元,培训农村党员5.1万人次,其中返乡流动党员1.34万人次,培养掌握1门以上实用致富技术的返乡流动党员4751名。

    四是抓住“扶”字,加强返乡流动党员就业创业举措。各级党组织积极创建各类党员创业中心,扶持想创业而缺资金的返乡流动党员,为他们提供资金保障,使他们“外地失业本地创业”。并通过开展下派万名工作队员深入农村活动,加强创业服务指导,确保创业成功。去冬今春,共帮助2007名返乡流动党员解决创业资金和技术问题。鹿寨、融水、三江、融安等县采取“财政投入一点、党费补充一点、党员募捐一点”的“三个一点”的办法,设立党员致富创业基金,其中鹿寨县已建立致富创业基金32万元,每年为100多名诚信党员个人贷款3万元进行全额贴息,较好的帮助了流动党员回乡发展生产。融安县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给予返乡农民工流动党员提供政策扶持,提供优质服务,鼓励和引导返乡流动党员把在外积累的资金、学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家乡开展二次创业。

    五是做好“牵”字,拓宽返乡流动党员就业创业渠道。我市建立了市级服务中心3个,县级党员服务中心137个,在119个基层党委分别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在983个行政村和社区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点。各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站)牵线搭桥功能,为返乡流动党员再就业提供帮助,让他们重捧“饭碗”,使就业“寒冬”变成“暖冬”。全市返乡流动党员创业投资70万元、创业生产服务项目31个,带动就业人数近3000名。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