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流动党员在加强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中央综治委召开的这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所见所闻使我们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下面,我就近年来党委组织部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进平安建设的情况和下一步打算,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2003年,中央组织部与中央综治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党委组织部门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好职能作用的意见》;2006年,我部又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部门职能作用大力促进平安建设的通知》。这两个文件,明确规定了组织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对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抓好责任制考核等工作,不断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提出了12项具体要求。各地组织部门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结合组织部门工作实际,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下一步,将继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以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平安建设的责任制为重点,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为政一方、平安一方的责任意识。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实绩,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向党委提出干部任免奖惩建议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对那些开展平安建设工作不到位,治安秩序混乱,社会稳定存在严重问题的地方、单位及部门,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要通过谈话、诫勉等方式,及时对有关领导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对确属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及时向党委提出调整、充实领导力量的建议。对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不力的领导干部,在本地本单位面貌未改善前,取消干部本人评先受奖的资格。要通过强化责任考核机制,真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坚持把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密切相关的城市街道社区、农村和企业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2004年,中组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之一。2005—2006年,结合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新建基层党组织13万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5.6万个。按照中央部署,2006年以来,切实解决部分地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足问题,中央投入资金17.5亿元(其中我部代中央管理的党费投入3亿元),各地落实配套资金101.3亿元,共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59万个。2003年以来,各地更加重视选派机关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至2007年底,累计选派下村干部167.8万人次,选聘大学生村官7.4万多名。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稳步推进,目前已在乡村两级建成终端30万个。大力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截至2007年底,各地在18.5万户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党组织,占这类企业总数的97.9%。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服务网络。”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引导基层党组织更好地确立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一是把深化平安建设的有关要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创建城市党建工作示范社区以及加强企业、新社会组织和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创建措施,全面提升基层平安建设水平。二是结合开展“两个排查”活动,把能不能随时掌握社情民意、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作为衡量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的重要标准,坚持不懈地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摸排整顿工作。三是着眼于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健全完善农村、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准确掌握辖区居民家庭、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社情动态等情况的工作机制,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四是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大力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努力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到社会基层各个方面。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以及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形成推动平安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大力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们着力加强流动人口中的党员的教育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我部组织起草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的工作职责。随后,我部印发了新式样《流动党员活动证》,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收工作的通知》。2007年春节期间,各地为206万名流动党员发放了新式样的《活动证》。同时,中组部和全国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开通了8000多部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网络。一年来,各级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已受理咨询62.9万个。2007年7月,我部和全国妇联等7部委还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通知》,要求党组织帮助外出流动党员把留守在家的孩子、老人等家庭成员照顾好,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11月,我部会同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做好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务的通知》,探索从源头上加强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今年2月,我部又专门编写了《流动党员小读本》,免费向全国220万名流动党员发放,深受广大流动党员欢迎。通过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高了广大流动党员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平安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力度。一是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围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践,把流动党员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工作机制,使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够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融入党的组织。二是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流入地与流出地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在流动人口比较多的省市,推行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协议的做法,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三是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依托公安机关流动人口信息资源系统,通过暂住户口登记及时采集流动党员信息,抓紧建立统一的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继续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确保每名流动党员都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参加党的活动,得到组织关怀,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四是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继续抓好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工作,畅通流动党员表达意愿的渠道。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在有条件的流动党员中开展承诺制、设岗定责、与流动人口结对帮扶等活动,搭建流动党员在平安建设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
这次会议之后,组织部门将进一步履行好工作职责,认真贯彻周永康同志、孟建柱同志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好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为强化社会管理、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做出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