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广州市东风街流动党员党支部成立于1993年,10年来,党员从13名发展到105名,组织设置也从党支部调整为党总支。街党工委认真指导流动党员党总支抓好基层组织和流动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探索与流动党员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管理机制,使总支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成为流动党员学习、交流、互助和参与社区活动的坚强阵地。
东风街党工委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实践中创新,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规范管理,突出抓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
一、健全学习制度,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形式
东风街党工委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一直都很重视。流动党员党总支成立后,街道党工委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和各时期的学习重点,为他们提供各种学习参考资料,上辅导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注意将市、区相关会议精神、工作重点、街道党工委工作意图及社区建设等情况及时向他们传达,让流动党员支持和参与建设文明社区活动,在活动中重新正确认识自己,较快地消除了失业后的失落感。
每年年初,根据形势要求,街道党工委为流动党员党总支提供学习内容,提出学习要求。在学习形式上,党总支一直坚持开例会和个别谈心相结合,集中讨论和电话交流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在学习时间安排上,尽量做到三个“保证”:保证每名党员都能参加学习;保证每2个月有一次学习活动;保证每名党员每年参加4次以上的组织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一是以党刊为基本教材,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文件等,使党员及时了解党内大事和国家经济建设状况。二是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激励党员文明经商,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按规章办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党性观念。三是立足社区,让大家了解市、区、街发展情况,并围绕各时期社区建设的中心和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党员提建议、出点子。
二、完善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93年起,街道党工委积极帮助流动党员党总支不断完善组织生活制度。每年指定一名党工委委员联系流动党员党总支;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2次参加流动党员党总支的组织生活;党政办公室的同志负责做好日常的联系服务工作。流动党员党总支坚持了10年正常组织生活不间断。
一是坚持定期过好组织生活。党总支提出并始终坚持四个“一”制度,即:坚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支部书记“碰头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每月至少过好一次组织生活,每次组织生活至少保证有一名支委参加,负责主持学习。健全的组织生活,让离开了单位的党员没有被“遗弃”的感觉,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党总支书记率先垂范, 10年来,无论工作地点在东莞还是增城,他都坚持下班后赶回来参加组织生活,第二天一早又赶回工厂上班。有时为了赶时间,他宁愿多花点钱“打的”也要按时回来;为了保证让每位党员能按时过好组织生活,他甚至连妻子、女儿也动员起来帮他把党总支的通知、资料、计划装进信封,寄到上百名党员手中。党员卢星亮长期在外地工作,但只要是党组织的工作,他都想方设法,即使是请假也要赶回来。党员叶建青尽管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且身体多病,但仍坚持参加组织生活,并协助党总支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是坚持做好党支部工作计划。年初,党总支把全年的组织生活形式、内容、时间、场地、主题安排好、安排细,认真分工,抓好落实,将计划发至每位党员手上,让大家心中有数,及早做好安排,以保证组织生活时间和质量。由于党支部计划周详,安排合理,10年来,党总支每次过组织生活都保证有75%以上的党员参加,有30多位党员10年来风雨无阻,坚持参加每一次的组织生活,从没有请假、缺勤过。
三是坚持采用灵活的工作方法。党总支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每月的组织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政治、理论、时事学习,又有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汇报;既有问题研讨,又有外出参观;既有党课讲座,又有思想漫谈。在时间安排上分两节进行,固定在每月的10日和20日晚上,除了召开讨论决定重要问题的会议外,每名党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参加组织生活的时间。这样,党员即使10日晚没空,也可以在20日晚参加组织生活,这一做法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欢迎。
街道党工委还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流动党员党总支开展工作。一是为流动党员党总支长期无偿提供街道办事处最好的会议室,让他们过好组织生活;二是安排办事处的干部协助他们做好过组织生活的有关工作,如协助发会议、活动通知,复印学习资料等。街道党工委领导还经常深入到流动党员中,与流动党员促膝谈心,了解流动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并通过推荐再就业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了强化流动党员自我管理能力,街道党工委坚持领导、管理而不放任,指导、引导而不代替,支持、配合而不包办,具体活动始终由党总支组织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为切实、有效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街道党工委帮助流动党员党总支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党员情况不定期调查制度。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不定期调查摸底,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等情况,对党员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二是建立定期联系和沟通制度。制作“党员花名册” 和“党员情况及联系方式表”,把每位党员的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每月活动出勤记录等情况列表造册,以座谈、信访、手机短信息、电话等形式进行沟通联系。三是建立出勤登记制度。设立“党员组织生活出勤和党费收缴情况表”,及时掌握党员出勤和交纳党费情况。每次组织生活和收缴党费情况都有登记,因事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事先要请假。流动党员也主动以书面汇报、电话联系等形式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四是建立资料保管制度。为使党内各种文件、材料、会议记录等资料保存好,党工委帮助流动党员党总支建立了资料保管制度。由于制度健全,党总支10年来使用、形成的各种材料,包括计划、会议记录、党员请假表、思想汇报、党员学习制度、党总支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都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些资料,为流动党员党总支部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五是建立党员评先制度。每年七月,结合纪念“七.一”活动,开展党员评议、总结、表彰先进活动。党总支多次被评为区、街先进基层党组织。六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为了把流动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街党工委规定凡连续两次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总支委负责电话联系;凡半年没参加组织生活的,虽然能按规定办请假手续,但也要自觉向总支书记作书面汇报思想和工作。条件许可时总支委要上门家访。通过多种形式不定期检查、通报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和约束。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可行的管理,有效地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我们虽然在抓流动党员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将借鉴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做法,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努力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