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安乡:探索推行村级社会治理 “三位一体”工作模式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9-30 16:15:5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着眼于把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贯彻到底,发挥好党在农村领导农民、组织农民的核心作用,2014年安乡县在村支两委换届工作中积极探索推行了农村社会管理“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村代会为平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架,以服务群众和协调整合农村各方利益为职能,推进基层党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经合组织全覆盖。通过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领着农民搞自治,推着农民唱主角,让农民在当家作主中学会民主,在经济合作中实现共富。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实施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让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重新组织起来,解决基层党建虚化的问题。按照“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的原则,打破以行政村为单位的传统模式,把党组织拓展延伸到各个领域、行业,使党的领导有了新架构,党的组织活动有了新阵地,党员发挥作用也有了新平台。“三位一体”模式推行以来,全县农村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62个,协会党小组108个。这些党组织把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服务优势,实现了由包揽代办到搭建平台、由直接指挥到引导服务的转变,带领群众一起抓稳定、保安全、闯市场、搞民主,不仅解决了如何组织农民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由谁组织农民的问题。许多农村党员尤其是无职党员在这些组织中担任带头人,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施展本领、实现价值,凝聚了民心、树立了形象,让群众重新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存在和党员的力量。同时,也把一大批有本事、有威望、群众认可的“能人”紧紧团结到党组织周围,吸收进党组织,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
    二是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让农民在民主参与中重新组织起来,解决村民自治难实现的问题。从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入手,搭建村代会这一平台,并由村民会议授权其作为村务管理的常设性议事决策机构。通过支部书记竞选担任村代会主席的制度设计,把党的领导与村民当家做主有效贯通起来。凡是有关本村发展的重大事项,都由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代会做出决议,村委会执行,并选举村民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形成了“四议一行一监督”的运行新机制,建立起了“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监会监督”的村级治理新架构,真正实现了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由“村官自治”到“村民自治”的转变。该县鄢中安村党支部把村里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完全交由村代会行使,把支部的意图转化为村民的意志,增强了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推动了村级各项社会事业发展。2014年来,村里硬化公路12公路,梳洗沟渠30000多米,新建了高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村民文化广场,绿化90%以上的村级主干渠,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三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农民在抱团发展中重新组织起来,解决农民共同富裕的问题。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鼓励引导农民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经合组织,把众多农户联合成利益共同体,在对接市场中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截至2014年12月,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132家,涉及果蔬种植、水产养殖、食品加工、农机服务等行业,覆盖全县51%以上农村,带动农户2300多户,入社农户亩平增加收入达4200多元。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互换、出租、土地入股等方式,长期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难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4万亩,土地流转率8.6%。农业产业化率有明显提升。
 “三位一体”把党的领导、群众的办法、民主的机制结合起来,满足了群众“求富、求安、求做主”的需要,契合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农村社会治理探索出了有效路径。(作者系安乡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责任编辑:易  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