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意识强化管理形成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
增强意识强化管理形成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
安乡县委认真抓好流动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使流动党员管理呈现工作制度化、活动正常化、管理程序化的良好局面。
一、广泛宣传,增强流动党员管理意识。
要把流动党员管理这一新思维、新课题的工作做好,必须要广泛宣传,增强管理意识。我县针对1月份党员流动最为频繁,将每年的1月定为流动党员宣传管理月。每年1月通过召开党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党委会、支部会、党员大会等会议宣传;通过有线电视、广播、板报、简报、宣传栏、电教等媒体宣传;通过信件、电话、网络进行宣传,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传达到每个党组织、每个党员,让大家共同研究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同时,对那些认识不高。接受管理自觉性不强的流动党员,进行有针对性帮教活动,为搞好流动党员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调查,明确流动管理党员管理重点
为了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我县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流动党员大清查活动,全县自上而下,从党小组到党支部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对每个流动党员进行登记、汇总和造册、核实,最后确定流动党员管理范围和对象加强管理教育,同时,摸清流动党员外出原因、思想状况、外出地点、联系方式、从业项目和遵纪守法等情况,确保了管理的针对性。制定了《外出6个月以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外出3个月至6个月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外来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并形成了流动党员报表季度上报制。
三、健全组织,夯实流动党员党建基础
我县共有外来党员61名,外出党员2001人,为了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我们夯实了党建基础。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首先是建立健全外来党员党组织。对居住、生产地相对集中的外来党员,3人以下的建立党小组;3~6人并且党员流动性较大建立临时党支部;6人以上的建立党支部。我县共建立外来党员党小组21人,临时党支部10个,党支部5个,并分别选出党组织的负责人。对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纳入民政部门党组织和劳动部门党组织分别代管。我县组织部根据流动党员分布情况在5个流动党员集中的大型集市组建了5个流动党员之家,并为流动党员之家购买了电视机、DVD、图书、桌椅等设施。其次是建立健全外出党员的党组织。我县针对外出党员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沿海一带的情况,先后汕头、中山、浦东、温州建立了4个党支部,并选出了支部班子。再次为管理好流动党员,我县组织部还专门设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和管理流动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办公室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和各时期的学习重点,为流动党员提供各种学习参考资料,上辅导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注意将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工作重点、党委工作意图及乡、镇、社区建设等情况及时向他们传达,让流动党员支持和参与建设文明乡、镇、社区活动,在活动中重新正确认识自己,较快地消除了失业后的失落感。二是督促外来党员按规定从原单位转移组织关系或开具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委对每一位外来党员验证其身份后,及时发放《外来党员管理卡》,进行卡片管理,做好登记和反馈,每月登记一次,每季检查一次;半年向外来党员原所在支部反馈一次。三是注重加强外来流动党员集中培训。每年我县都要对外来流动党员党支部负责人进行免费集中培训,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党的方针政策、党务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知识。我县还以党委为单位,对外来流动党员进行了集中培训教育,主要学习宣传方针、政策及各项要求,鼓励他们安心兴业办厂,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一些外出党员积极主动地当起了信息员和联络员,为乡亲们寻打致富的新路子。
四、强化管理,形成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一是强化目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县委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制定下发了《基层党委流动党员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从登记造册建档、信息反馈、信件收发、学习材料发放、健全内引外联网络、建立流动党员管理职责等六个方面进行考评。各基层党委成立流动党员管理站,配有专职管理联络人员,分别制定了党委委员、支部书记、支部委员、联络员工作职责,明确了奖惩措施。同时各基层党委县委要求,认真扎实开展流动党员“三学三比”(即学政策,比完成任务好;学雷锋,比带头办实事多;学技术,比经营收入高)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改变了流动党员与组织“断线”的弊病,全县98%的外出党员通过各种方式与组织联系,并积极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情况,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安凝乡9名外出党员在组织的教育下,主动补交了拖欠了几年的“三提五统”款,带动了其它党员和群众的工作。
二是强化双向管理,增强协作交流。我们对外出流动党员实行了原地和属地双向管理,确保了管理工作的完整性。首先在原地管理上,突出抓好联系制度、查验制度、固定活动日等制度,定期对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在外活动情况进行审查验证。不符合活动要求和填写不标准的,下发“限期改正”通知;对早出晚归,离土不离乡,参与季节性流动的党员,通过固定活动日加强原地管理。在属地管理上,我们在为流动党员转好组织关系,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同时,重点抓好临时党支部的建立。目前,让流动党员在外加强自身管理的同时,委托所在地党组织加强管理,促进了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双向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外出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使外出党员重新回到组织怀抱,同时他们通过组织的协调,积极带动本地百姓脱贫致富。
三是强化跟踪管理,掌握党员动态。为及时准确地了解党员在外情况,我县采取机动灵活的跟踪管理的方式。1、进行卡片管理。建立《外出党员跟踪管理卡》和《流动党员跟踪管理示意图》,及时掌握党员在外的走向、时间地点、经营项目、工作思想生活等变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管理不乱。2、走访慰问。一方面,党委、支部上门走访流动党员家属、子女,了解并协助解决流动党员家庭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在外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党委或支部定期或不定期派人重点走访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点,考察了解情况,排忧解难,指导督促临时党支部(党小组)自觉地把党员组织起来,开展党组织活动。3、通过电话、书信、去人等方式主动与党员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掌握了解党员在外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定期给流动党员捎寄有关学习资料,传达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强化跟踪管理,不但比较真实完整掌握了外出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经营情况,更重要的是系牢了外出党员与党组织的血肉联系,他们视组织为“娘家”,并积极为这个大家庭分忧解难,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神和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