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突出“四性”
安乡县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突出“四性”
为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安乡县在严 格执行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突出先进性、指导性、广泛性和灵活性,走出了新时期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新路子。
一、突出先进性。为克服了近年来党员难培养、 群众难致富的实际困难,该县一是出台一列 文件 ,严格求各乡镇发展农民党员必须符合 ' 双强 '标准 ,不是“双强 的人员不培养,不在“ 双强”人才库的不发展,以形成农村党员发展的约束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 ; 二是对各乡镇新发展的农民党员实 行跟踪抽查制, 即每年对新发展的农民党员的致富能力、 致富成效、带富意愿、带富成效等方面进打跟踪抽查 , 并根据抽查结果 , 奖先促后 , 以保证县委有关决策和要求的贯彻落实 , 确保新发展党员的先进性。 2004 年下半年 , 全县新发展农民党员 90% 以上达到 ' 双强 ' 标准。
二、突出指导性。为解决农村党员青黄不接和一些农村党 支部发展党员主动性不强的问题 , 一是根据不同乡镇的情 况分别提出农民党员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 明确要求每个村党支部每年发展 ' 双强 ' 型 新党员 1 一 2 人 ; 二是与各乡镇党委签订党员发展目标责任书 , 对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 县委下达的指导任务的乡镇,将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 三是对各农村基层党支部完成党员发展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 并将检评情况通报全县 , 以此激 励有关责任人提高对发展农民党员紧迫性的认识。
三、突出广泛性。面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从业人 员日益增多 , 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的新形势 , 该县十分重视 在新的 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 , 一是要求农村基层党组 织把发展新党员的触角 , 延伸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 将这些组织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人 , 吸纳到党的组织中来 ; 二是积极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 引导群众向党组织靠扰 , 从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及时把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发展成为 党员。目前, 全县各类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发展已达 40多名,较好地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四、突出灵活性。面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越来越多 , 以及和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客观情况, 为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 县委敏锐地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视野 ,. 扩大到外出务工经商群体 , 一是要求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原所在的家 乡基层党组织 ,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 在外出务工经商人 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 并发展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员为党 员 ; 二是积极采取系列措施, 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 , 并使这些外建党组织积极在员工中发展党员 。 目前 , 全县在外出 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100 余人 , 确定发展20 余 ,发展为党员的有 10人,较好地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