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四个坚持”激发农村党员创优源动力
近年来,湖北省宣恩县围绕建立党员激励机制,促进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四个坚持”工程,有效调动了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一是坚持做好“培训”工作,提升争创本领。通过开展党员培训集中学、远程教育拓展学、专家讲解现场学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村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拓宽发展思路,提高致富本领。同时,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与党员进行谈心交流,要求所有村党组织每月利用不少于3天的时间,进行专题学习,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明确角色定位,牢记党员使命,帮助其解决工作难题,指明努力方向,真正使农村党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二是坚持完善“岗位”定责,明确争创目标。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平台。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确定岗位—无职党员提出岗位申请—认岗定岗情况和岗位职责公布—党员群众监督”等程序,逐步实现农村无职党员“角色意识”的转变,使无职党员由“无职”变“有责”,全县共设置各种岗位284个,解决热点、难点问题87件,参与村组重大决策120余次,充分发挥了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坚持健全“激励”制度,落实奖惩措施。年终采取“双述双评”等形式,对认岗定岗农村党员进行评议考核。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党员,进行通报表彰;被评为称职以下等次的进行批评,该岗位的党员不能评先评优。对连续两年以上评为优秀等次的党员,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表现特别优秀的年轻党员列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对象,有效调动了农村党员争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坚持搭建“帮扶”平台,促动党群共富。制定出台帮扶措施,扶持作用发挥突出、具备发展潜力的农村党员在寻找项目、致富信息、筹措资金上给予帮扶,鼓励党员发展产业、引办项目、扩大就业。采取“扶志、扶困、扶生产”的方式,保证帮扶对象遇到困难有人管,脱贫致富有项目,生活条件有改善。制作“党群连心卡”,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等帮扶形式,架起了党群“手拉手”、“心连心”的脱贫致富桥梁,全县2000多名农村党员共帮带贫困户和困难户600余人,收集传递致富信息1300多条,树立了农村党员的良好形象。
(湖北宣恩党建云平台供稿 刘友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