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突出应用
----岳塘区依托现代远教优势打造党员干部服务平台
中共湘潭市岳塘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郭春凯
岳塘区共有远程教育站点60个(其中自筹资金建站9个),其中拓展型站点2个,基本型站点58个;乡村联建的6个,建在村党员活动室的49个,建在社区的5个,共投入资金130余万元。近年来,该区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目的,积极拓展远教网络,规范站点管理,强化学习使用,初步建立起了“以管理促规范、以实效促长效”的站点管护学用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充分肯定。
一、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指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三个始终”。区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和远教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远程教育工作,始终把远程教育作为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的素质工程来抓,始终把远程教育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工程来抓,始终把远程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二是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区委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和维修服务站,并增加了人员编制。各级成员单位也明确了工作职责,全区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远教组织体系。三是完善工作机制,狠抓责任落实。该区建立了“五免一开放”学用服务机制和“一联一”结对帮扶制度。“五免一开放”,即免费向村民提供远程教育收视计划、提供网上资料下载服务、提供学习光盘、开展微机知识辅导和科技知识培训;各站点远程教育室全天候向村民开放。“一联一”结对帮扶,即由区级领导干部牵头,从远教成员单位、涉农部门以及各相关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远教指导团,指导团成员每人联系一个站点,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查工作落实。区委每年制定了年度远程教育工作要点和考核意见,把远教工作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对各级“一把手”及管理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实行“乡镇自查、区委督查、随机抽查、定期考核”的两级工作督导考核机制。
二、以高标准建设、安全实用为基础,积极拓展远教网络
一是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区委组织部以奖代补支持远程教育资金已达28万余元。另外各站点还巧借建整扶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风,积极争取后盾单位无偿支持资金物资40余万元。二是大胆进行社区远程教育试点。区委先在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霞光社区党总支进行试点,然后再推广3个5个社区,并依托社区内各单位的电脑网络设备和已有的党员活动场所,组建单位远教教学点;在社区居民小区或居民家中,依托常用的电视、电脑,运用广电系统的有线电视网或宽带网,组建居民远教自学点,从而形成了“三点一体”社区远教网络。去年我们又自筹资金在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东坪街道三角坪社区建立了终端站点。目前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省、市基层党建示范点的远教站点组建率达100%。三是注重站点规范化建设。我区把站点建设与党员活动室、科普教育室、文化站等有机结合。全区站点均达到 “五有”:即有专职的操作管理员、有标准的教室、有统一的牌子、有安全的防护设施、有规范的制度;实现了“五防”:即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同时全区具备条件的站点都接入了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
三、以管理规范、运转正常为目标,严格落实站点管理维护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确保设备管护到位。区乡两级选配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14人,张贴了远程教育维修服务卡,公布了热线电话。推行了操作管理员AB岗制度、资格认证制度,在区委党校设立培训基地,将“一村一名大学生”纳入操作管理员队伍,将操作管理员培训纳入每年干部培训计划。近年来,区级组织集中培训7次,培训课时达310多小时。在2005年湘潭市举办的远程教育操作员技能比武中,我区获得了团体第一和个人一、二、四、五、七名的好成绩。去年各乡镇和相关街道远教专干、各远教站点操作管理员、部分具有“双带”能力的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和学用典型代表近40人参加了远教骨干培训和经验交流以及座谈会,培训后还组织了业务考试,反响良好。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学用管理规范。我们先后制定了收看学习制度、站点管理与使用制度等7项制度,并统一印发《工作手册》和制作制度牌、站点“一站两牌”赠送到各站点。与乡镇(街道)党委、各村(社区)及操作管理员签订了《站点目标管理责任书》。三是落实运行维护经费,确保站点正常运转。区乡两级将每年的站点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需拨付,累积使用。到目前为止,全区站点运行维护经费已开支20多万元。
四、以学习经常、内容丰富为要求,灵活多样开展学用工作
一是建立辅导队伍,因地制宜分类施教。从远教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从涉农站所选聘了11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区级专兼职辅导教师队伍。根据各部门业务和乡村产业类型的契合程度,选建了34个教学辅导示范点,建立了28个学用示范基地,定期派专家到基地现场指导。各乡镇(街道)辅导教师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建立了2-3个教学辅导联系点,开展分类辅导,催生了种养加专业村发家致富典型40个。二是创新教学方式,分类指导组织学习。我们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学习需求组织教学。对党员干部实行收看考勤、学分考核,年度学分低于60分者,在次年党员民主评议中做出说明,接受评议。对广大群众,根据从事产业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推行个性化分组学习,如蔬菜种植小组、生猪养殖小组等。各站点每周星期一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公布学习内容预告。三是突出抓好学用,做到“五个保证”。各级都制定了年度、季度、月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播出课程,进行教学辅导,并做到“五个保证”(内容保证、程序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效果保证)。目前,各站点组织集中收看节目每月不少于3次,个性化学习6次以上,现场指导学习每年2次以上。在家党员干部参训率达100%,大户参训90%以上,群众参训面达60%以上,农民对远程教育的知晓度达到85%。各站点每年解决本地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问题2-3个,推广实用技术1-2项,党员干部和群众对两委的教学满意度达到80%以上。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典型宣传引导,建立了远教信息员队伍,全区近两年来在省、市、区媒体报刊上发表专题报道50多篇。四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用。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每季度对教学资源需求进行一次汇总等方式,建立了课件需求档案。开发制作了《“一联一”主题活动记实》、《农民的引路人》等教学课件。将红星网站建成了岳塘区的门户网站,并根据工作需要,开设了先进性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等专栏。建立了农业科技片库,免费复制发放到各站点,并每年进行一次更新。
五、以群众欢迎、效果明显为目的,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功能
去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利用远程教育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一是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创建活动。按照“管理维护、学习收看、学用结合、综合服务、示范带动”五个好的要求,进行示范站点评比,目前全区每个乡镇都有1个以上学用示范点,每个站点都有1个以上学用典型,摇泉村李国清获得了省远程教育学用典型。二是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学用指导“一联一”活动。全区共选派远教指导员28名,分别为每1个站点指定了1名专门的远教学用指导员,建立远程教育“一联一”联系卡,专门负责联系、指导和帮助各站点开展远程教育学用。三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巡回讲座活动。我们与区农办一道,组建区远程教育专家指导团,在各远教站点开展了蔬菜栽培、西瓜种植、生猪养殖、特种养殖农业实用技术巡回讲座20多场(次)。四是开展农村青年人才工程培训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活动。与区团委一道,利用远教网络实施了“青年人才工程”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培训活动。目前已在全区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建设路街道的建设路社区进行了试点,反响良好。五是开展远程教育设岗定责活动。我们将远程教育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相结合,在为无职党员设立岗位时,增设远程教育播放岗,增添了站点远教工作力量。六是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了发布各类政策信息、举办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咨询和大型现场招聘会等,共组织电脑操作、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创业指导等培训班34期,解决了152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中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就业问题。另外,各基层党组织普遍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党员春训、民主评议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换届选举有关知识、支部书记讲党课竞赛活动、健康知识讲座、开展网络棋牌赛、组织观看先进事迹的电影和家庭教育片等政治教育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在去年禽流感和猪瘟期间,各村站点发布查找到的实用资料和应用科学方法预防的信息,参加培训的养殖大户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减少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各农村专业协会利用网络查找市场价格等信息,为农民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部分站点还把村、社区党员信息、计划生育信息、流动人员、居民群众就业需求等信息纳入网络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并随时根据变化情况进行更新,为社区党务、居务公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各社区站点普遍利用现有设备建立了计生管理信息系统、科普家园等,真正做到了“一站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