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远教领域,醴陵非公有制经济彰显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是醴陵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具活力与潜力。近几年来,醴陵市委远教办拓宽远教领域,将远教站点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为企业传授先进技术,广辟产品销售渠道,培训员工,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品牌效应向国内外扩展,令人刮目相看。
嘉树乡是该市的“炻瓷之乡”。华联瓷业是全国炻瓷企业的“龙头”。近年来,随着竞争加剧和市场变化,该乡一些企业主中存在着“稳中求胜”、“小富即安”的心态,没有引导企业上规模。乡党委针对这一实情,以远程教育为载体,在该乡龙头企业华联瓷业建立陶瓷技术培训实用基地,组织企业老板到远教站点集中学习,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鼓励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乡党委启动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利用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的特点,举办各类培训和知识讲座,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支持企业引进人才,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企业主和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政治素质得到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得到了增强,更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红火”。该乡玉茶村2007年,就新增炻瓷企业4家,村工业总产值过亿元,其产品跻身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品牌享誉全国,实现了年产值4个亿的宏伟目标。
浦口镇是醴陵市烟花鞭炮主产乡镇之一。该镇大部分农民原从事家庭作坊式鞭炮生产。随着近两年来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的加大,非法生产被全面取缔。这样,过去从事小作坊生产的农民无所适从,收入下降。远教站点进村落户后,镇党委以此为契机,一方面以远程教育为平台,走产业转移之路。组织农民学习技术,利用现有厂房,车间发展种养业。另一方面,聘请科技人员建立鞭炮烟花网站点,从生产工艺、安全知识、原材料采购、产品推销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引导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为全镇鞭炮烟花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该镇李洲村原有23户村民从事作坊式鞭炮烟花生产,村支两委发挥远教站点作用,6次组织业主学政策,学技术。村主任赖方金自己花钱一万余元在长沙学习企业管理及农村实用技术,并将光盘交村远教点,每个星期举办两次开放式教学。目前,8户非法生产户自愿合股办起一家规模花炮企业,7户挂靠有证企业。2006年,该镇实现总产值23.78亿元,财税总收入4387.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460元。
龙虎湾村有17家民营企业,靠远教网络传授的先进技术武装员工,2006年创造了2.7亿元的经济效益,年人均纯收入4700元。
“远程教育也是生产力。”醴陵企业主无不感慨地这样说。的确,近几年来,该市采取村企联建的建站方式,将远教站点向企业延伸,在天博瓷业、彩丰花炮和韶峰服饰等15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立了远程教育点,各企业党组织借助远程教育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载体,认真组织学用培训,企业内部组织化程度、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
(来源:红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