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筑巢民众致富
——安乡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效果明显
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安乡县借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活动契机,充分发挥远教站点与网络的优势,创新了发展思路,为农民朋友找准了致富路子,走出了一条以远教促发展的好路子。该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效果明显,硕果累累。
一、利用远教帮助群众拓宽致富门路
2003年以前,安康乡安民村仍是一个以粮棉油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由于农业生产结构不优,农副产品价格不高,一直以来该村的群众收入增长缓慢,各项工作开展难度较大。2003年8月安民村远教站点投入了运行,村干部转而向网络获取信息。通过网上查找、比较,终于规划、实施了一些好项目。今年,安民村种植葡萄500多亩,棉地套种西瓜200多亩,发展以鳜鱼、青鱼为主的特种养殖300多亩,吊养珍珠200多亩,改种柑桔300多亩,结构调整面积占到了全村耕地面积的40%;农民人均收入也达到3700元,位居全县前列。2007年6月三岔河镇罗洲村成立了安乡县湘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址 http://hnaxsczzjd.co.bokee.net/),紧紧围绕合作社生产经营的实际,积极探索远教发挥作用帮助群众拓宽致富门路的有效途径,在远程教育网上创建了自己的网站,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技术咨询、供销信息。目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已同农户签订了定购合同,冬瓜韭菜等蔬菜保底价每亩2000元,收益随行就市,合作社赢利后入社农户参与分红,目前,该社入社的农民已有315户,其中党员农户43名,来自安乡三岔河、安昌和南县、华容等周边县市的乡镇。如今,全县基层干部、人民群众和农民朋友都十分信赖远教、积极参与远教。
二、利用远教帮助群众掌握关键技术
为了提高村组干部、农民群众实用技术水平,安乡县坚持因人施教和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对文化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党员干部,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直接上网查询各类信息;对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的党员干部,则由操作人员定期下载网上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并翻印成简易资料送上门,或者直接观看专门制作的科普电教片。2008年安康乡组织各站点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30多场次,通过有关技术光碟、利用远教播放设备和宽广的阵地组织相关群众集中学习。一方面,他们从网络上搜索、下载、打印时新的种、养、加工技术资料,并分发到每个群众手中,督促群众按章行事。由于组织得力,农村各项目发展取得了成功。该乡安民村的葡萄亩平效益达到了5000元,是棉花效益的5倍;棉地种西瓜收益是单纯种植棉花的2倍;名贵鱼特种养殖的收益也是传统家鱼养殖的4倍以上;椪柑的产量不比普通柑桔低,而价格却是柑桔的2倍。安福乡利用远教'空中课程'接收到了优质教学资源,先后组织开展了党员政治理论培训、村干部政策法规、青年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妇女卫生健康教育等各类学习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群众从中了解到了不少政策理论、致富经济和科技技术。村民都说农村远程教育给大家带来了实惠。安福乡的鲜鱼产业居全县首位,品种的更新和市场的销售都是农户通过远程教育这一得力帮手来完成的。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涌现出了一大批依靠学习而进步,依靠科技信息而致富的农村能人,如销鱼大户邹清华,每次学习都作笔记,并通过网上交易,把鲜鱼销到全国各地,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田螺大户蒋光华,依靠学习开阔视野,在农产品网上找准信息,买了运输车销售田螺,带动一方百姓每年获取三十多万的纯收入。养殖大户刘凤桃养殖水面40多亩(其中20多亩养殖野生甲鱼,另20多亩吊养珍珠蚌),为调整农民结构,发展养殖业提供了榜样。
三、利用远教帮助群众解决卖难问题
以前,群众对于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只是听信于贩子,也受制于贩子,毕竟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如今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群众不仅知道以什么价格卖,也还知道销到什么地方云卖,更知道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不卖。安康乡安民村村支书张合华说:“光在棉花的销售价格上,我们每年至少不再让贩子欺诈每斤1毛钱,按此计算,每年为农户挽回损失1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鲜鱼、椪柑等方面。安丰乡科技示范户秦云桂网上学习草莓栽培技术后,种植了4亩草莓,利用网络查询供销、市场信息和网上订单,每亩年创收6000多元。今年他向周围农户传播草莓栽培技术,使该村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到5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