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界首市:“四三二”模式打造远程教育工作新格局
当前,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传统的以电视为载体的远程教育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如何有效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已成为困扰远教部门的一个难题。安徽省阜阳界首市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极探索新机制,适应新要求。该市以“四三二”模式为抓手,坚持虚功实作,虚实并举,推动远程教育工作上水平。
建立落实“四项制度”。一是分级负责制。市远程办全面负责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乡镇街道由组织委员统一负责沟通协调、调度管理;村级站点明确专门管理员具体负责设备管理、运行维护。各级人员分工协作,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合力。二是积分排名制。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标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把远程教育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评价,明确专人负责统计打分,按积分高低进行排名。排名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通过计量计分的方式使考评工作有理有据,公平可信。三是定期抽查通报制。采取随机选点、实地查验、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日常检查。原则上每月抽查不少于两次,各基层站点全年普查不少于一轮。将实地抽查结果与平时掌握的情况相结合,每季度通报一次。抽查通报制度的实行让先进单位添动力,落后单位有压力。四是信息反馈制。要求各级站点管理员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定期向市远程办上报,以便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反馈内容包括组织收看情况、学习需求情况、观后反映情况、学用结合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
扣紧抓牢“三个关键”。一是重提醒,勤督促,严抓站点开机。市远程办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后台随时对站点开机情况进行监控,每月初、月中、月底分三次进行短信或电话提醒,要求各站点保持正常开机。此举不仅大大提高了开机率,而且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信号问题、设备故障等。二是重培训,育人才,强抓队伍建设。为解决基层站点管理员更换频繁、业务不熟等问题,市远程办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不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就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信息工作、镇村网页维护等进行系统培训,并现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乡镇街道也结合各自实际,通过以会代训、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2015年,全市已举办各级培训5次。三是重宣传,造氛围,巧抓观念更新。市委组织部班子成员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逢会必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党建、干部、人才三项重点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组织实施。市远程办通过基层宣讲、印制工作手册、书写墙壁字等方式广泛宣传远程教育的新思路、新手段、新举措,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转变对远教工作的认识,提高远教工作的知晓率。各乡镇街道通过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有效强化宣传教育,并将远程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调度。
努力实现“两个提升”。一是在播放形式上做文章,努力提升设备使用率。针对农村党员分散,集中收看时间少的难题,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变换收看形式、加强部门联动等措施切实提高设备使用率。在时间上,做到凡会和大型活动必须开,阴雨天和节假日定时开,干部群众有需求随时开。提供“订单式”、“自助式”服务,不断满足基层干群的收看需求。在形式上,除采用传统的定点收看外,还根据实际经常性进行流动播放,为地处偏远地段的群众和老人儿童提供方便。同时,积极探索工作新模式,市远程办与市农委、计生委、环保局、人社局等单位加强联动,把远程教育与各类培训和宣传教育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服务基层干群。二是在播放内容上下功夫,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根据当前发展需求和农村工作实际,每月精心制定内容丰富的收看计划供基层站点参考。各站点根据收看计划合理安排收看时间,在站点显眼处提前发布公告,方便党员群众收看。此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沈浩精神,建设模范部门”主题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党的重大活动期间,在集中学习或召开会议时,分别在会前或会后播放有关课件,强化思想教育;春节、国庆、寒暑假、“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节假日,有针对性的播放符合时宜的电视电影节目,汇聚站点人气;午收、秋收、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开展期间,多播放农业适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环境卫生保护等课件,提高农民能力本领。
界首市“四三二”工作模式把远程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重实功,轻虚功,让远程教育工作有目标,有抓手,为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皖北争先进,全省进一流”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文章来源: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
(责任编辑:易 波)
建立落实“四项制度”。一是分级负责制。市远程办全面负责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乡镇街道由组织委员统一负责沟通协调、调度管理;村级站点明确专门管理员具体负责设备管理、运行维护。各级人员分工协作,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合力。二是积分排名制。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标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把远程教育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评价,明确专人负责统计打分,按积分高低进行排名。排名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通过计量计分的方式使考评工作有理有据,公平可信。三是定期抽查通报制。采取随机选点、实地查验、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日常检查。原则上每月抽查不少于两次,各基层站点全年普查不少于一轮。将实地抽查结果与平时掌握的情况相结合,每季度通报一次。抽查通报制度的实行让先进单位添动力,落后单位有压力。四是信息反馈制。要求各级站点管理员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定期向市远程办上报,以便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反馈内容包括组织收看情况、学习需求情况、观后反映情况、学用结合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
扣紧抓牢“三个关键”。一是重提醒,勤督促,严抓站点开机。市远程办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后台随时对站点开机情况进行监控,每月初、月中、月底分三次进行短信或电话提醒,要求各站点保持正常开机。此举不仅大大提高了开机率,而且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信号问题、设备故障等。二是重培训,育人才,强抓队伍建设。为解决基层站点管理员更换频繁、业务不熟等问题,市远程办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不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就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信息工作、镇村网页维护等进行系统培训,并现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乡镇街道也结合各自实际,通过以会代训、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2015年,全市已举办各级培训5次。三是重宣传,造氛围,巧抓观念更新。市委组织部班子成员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逢会必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党建、干部、人才三项重点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组织实施。市远程办通过基层宣讲、印制工作手册、书写墙壁字等方式广泛宣传远程教育的新思路、新手段、新举措,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转变对远教工作的认识,提高远教工作的知晓率。各乡镇街道通过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有效强化宣传教育,并将远程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调度。
努力实现“两个提升”。一是在播放形式上做文章,努力提升设备使用率。针对农村党员分散,集中收看时间少的难题,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变换收看形式、加强部门联动等措施切实提高设备使用率。在时间上,做到凡会和大型活动必须开,阴雨天和节假日定时开,干部群众有需求随时开。提供“订单式”、“自助式”服务,不断满足基层干群的收看需求。在形式上,除采用传统的定点收看外,还根据实际经常性进行流动播放,为地处偏远地段的群众和老人儿童提供方便。同时,积极探索工作新模式,市远程办与市农委、计生委、环保局、人社局等单位加强联动,把远程教育与各类培训和宣传教育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服务基层干群。二是在播放内容上下功夫,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根据当前发展需求和农村工作实际,每月精心制定内容丰富的收看计划供基层站点参考。各站点根据收看计划合理安排收看时间,在站点显眼处提前发布公告,方便党员群众收看。此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沈浩精神,建设模范部门”主题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党的重大活动期间,在集中学习或召开会议时,分别在会前或会后播放有关课件,强化思想教育;春节、国庆、寒暑假、“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节假日,有针对性的播放符合时宜的电视电影节目,汇聚站点人气;午收、秋收、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开展期间,多播放农业适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环境卫生保护等课件,提高农民能力本领。
界首市“四三二”工作模式把远程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重实功,轻虚功,让远程教育工作有目标,有抓手,为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皖北争先进,全省进一流”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文章来源: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
(责任编辑:易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