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干部工作>干部监督>详细内容

做好城区信访工作夯实和谐社会基础

来源:做好,城区,信访,工作,夯实,和谐,社会,社会基础 发布时间:2008-05-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沈阳市沈河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冯守权


信访工作作为体察民情的“寒暑表”、检验政策的“调节器”和发扬民主的重要“窗口”,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适应新形势,进行信访机制体制创新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的新台阶跨越,这一时期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信访体制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主要表现在:矛盾越来越集中,权力却是分散的,政出多门、各自为战、分别接访,缺乏解决矛盾的权威性,解决矛盾的效率和效果不理想;民主越来越发展,法治却跟不上,还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去解决问题,常常是临时动员,随机性和局限性都很大。这种状况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在这方面,我们沈河区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从去年开始,沈河区投入1200万元,建立了沈河区人民信访接待大厅,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集中用权、用权为民”,核心问题是解决权力集中问题。在具体操作中,根据矛盾调处的需要,整合相关资源,集中相关权力,形成以信访大厅为中心的综合协调、集中调度、直接处置信访案件的大信访架构,使其具有组织的权威性、管理的协调性和调处的直接性。目前,已有劳动保障、拆迁管理、行政执法、民政等8个行政执法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法院等单位进驻信访大厅,设置接访单元,实行“一站式”接待处理,使一大批过去难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二、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在信访大厅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始终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处处体现执政为民和人文关怀。如为老年人准备花镜,配备饮水机,特别是为进厅群众提供了人道主义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医疗救助和舒适环境等多方面服务。此外,还实行面对面无障碍接访,对不能来厅的群众提供电话信访服务。对信访案件的调处,坚持法与情相统一。对有理访的解决合理诉求;对一些疑难复杂的老信访户,虽然是无理访,但生活确有困难的,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主动帮助联系有关部门,给予困难补助,实实在在为民排忧解难。同时,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不仅向上访群众无偿提供热点政策文本,公开办案程序、调处方式和领导电话,还明确了信访的权利和义务。

三、畅通信访渠道

畅通信访渠道,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保证。沈河区在畅通信访渠道方面,狠抓了以下环节:一是强化信访大厅集群信访优势,构建以信访大厅为龙头的区、街、社区信访工作网络,在全区实现信息反馈的全覆盖,实现信访工作的“关口前移”。二是开通“三为”联民直通车运行网络。在全区100个社区,设立“‘三为’联民直通车”信箱,供社区党员、群众投递反映各类情况和问题的信件。三是公开区委书记、区长接访电话,建立市民与区领导联系的“绿色通道”。四是建立信访工作网站,最大限度地减少走访,确保快速、准确、高效获取深层次、预警性的情报信息。通过畅通信访渠道,使信访工作的触角直接延伸到了千家万户,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沈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迎访、变走访为信访的可喜局面。

四、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


解决问题是信访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一项硬指标。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一是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对因主观原因造成工作严重失误的,除扣发全年综合奖50%外,还将受到严格的行政追究。二是探索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我们建立了信访稳定基金,每年筹资3500万元,统一由信访大厅管理调度,使信访大厅真正成为了解决问题的“终点站”,切实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