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干部工作>干部监督>详细内容

河南:让“指挥棒”一挥就灵

来源:共产党员网 发布时间:2014-06-30 16:28: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功能,河南省以科学发展为指向,以统筹综合为手段,以考用结合为基点,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考核机制,有效激发了全省干部队伍活力和改革发展动力。
  凸显导向功能,构建科学考评体系。着眼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健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考核体系,增强考核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河南省委组织部结合实际,制定了市县、省直部门、产业集聚区3个《目标考核评价办法》以及《省辖市、省直部门领导班子和省管干部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牢牢把握四个关键点:把握政绩考核这个“重点”,健全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把GDP及增长率作为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
  把握约束性指标这个“卡点”,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更加注重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考核,对违背科学发展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增强考核的刚性约束。把握事例实事这个“评点”,通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领导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中所做的具体工作,特别是发挥主导作用、关键作用的真实表现,分析和评价其工作思路、政绩质量、实际成效。把握德和作风考核这个“难点”,重点看干部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解决“四风”问题和坚持群众观点、为民服务等情况。
  树立统筹理念,完善立体考核办法。立足于把班子和干部考准、把政绩考实,切实解决考核主体多、形式多,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繁琐考核等问题,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搞好统筹规划,优化考核程序,增强考核效果。在组织领导上加强统筹,在省辖市、省直管县年度考核中,组建由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参加的考核组,一并集中进行综合考核,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格局,既发挥了各类考核主体的职能作用,又避免了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在方式方法上突出统筹,改进德能勤绩廉测评项目设置,突出要点、删繁就简,提高操作性和实效性;把个别谈话时间延长为6天左右,避免“走马观花”;注重掌握推动科学发展的实事、实例,增强谈话的深度和真实性;通过到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现场实地察看,核实工作实绩,掌握了较为准确的基础资料。在拓宽渠道上体现统筹,完善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换届考察、任前考察为重点的考核评价办法,健全到基层干部群众中、从履职过程中考察干部制度,通过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专项调查、巡视检查、经济审计、群众评议等渠道了解干部,全方位掌握综合表现情况。
  注重科学分析,健全综合研判机制。重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分析研判,从多维视角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政绩。打破“票”的禁锢,健全信息汇集制度。在“真实票”上下功夫,在“两头票”上查原因,在“一贯票”上看规律,在“任用票”上把好关,防止简单地以票定优劣。积极推进干部考核信息库建设,及时汇总换届(任职)考察、年度考核、平时考核和巡视、统计及部门专项考核成果,建立干部日常考核档案。摆脱“数”的束缚,实行结果查验制度。注重对数字的深度分析,从长远、从实践、从群众口碑中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成效,注意识别和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走出“分”的误区,完善分析研判制度。外在绩效多定量,内在品行多定性,对量化结果和了解掌握的其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以一分半分之差定胜负。在实际操作中,对各考核责任单位提供的考核结果和相关数据梳理汇总后,由省考核办根据综合分析研判结果提出评审意见,经省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提交省考核工作委员会审定省管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的考核等次。
  强化结果运用,发挥干部考核功效。运用于改进日常工作,就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班子和干部提出意见建议,指导和督促其查漏补缺、完善提升。运用于干部优胜劣汰,把近三年综合考核评价情况作为确定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的重要参考依据,优先使用考核等次好的领导班子和考核等次优秀的干部;对能力不足、表现一般、实绩平常的干部,适时进行组织调整。在今年初10个省辖市换届考察及缺职补充调整中,充分运用各类考核、考察结果,共调整干部477人。运用于素质能力提升,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依据考核结果对干部队伍能力和素质状况进行科学分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和基层一线实践锻炼。运用于从严管理监督,结合考核结果,找准管理和监督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着力点。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网)
      (责任编辑:施 卓)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