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文化人才作用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安乡县文化局 江来勇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助推剂”;文化人才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各种新兴文化思潮的接受者,是全民文化的“领头军”、是一个地域、一个单位的文化标尺。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的作用,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至关重要。
一、创新文化人才评价机制,营造爱才、重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并首次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章,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的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对人才工作提出了一个现实的要求,那就是如何评价文化人才。文化人才应该是包括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党政人才、学有专攻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能胜任某方面文化经营活动组织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党管人才”的大原则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能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应该成为新的评价基准。同时也应成为文化人才的选用基准,在党政管理上选用有一定传统文化功底、文化底蕴深厚,能说、能写,不犯常记性错误,不出现杜正胜式“三只小猪”是成语的笑语的人才;在专业上选用学有专攻的人才,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县文化馆就选用了学有专攻的人才,文学、书法等专业人才济济,在全地区、乃至全省都有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县电影公司在电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经理曾庆学带领一班人严管理,开源节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影院及场地利用率,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都是文化人才的典范。全社会要站在“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人才工作,主管部门要正确把握人才成长规律,要有爱才之心,兴重才之举,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寸;要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和事迹,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各类人才单位有地位、社会有影响、创业有舞台。
二、充分发挥文化人才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中的作用
文化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是巨大的。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巨大,甚至对当代的政治、经济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就可见一斑。要发挥文化人才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中的作用,不仅要培养一支庞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让各类人才在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展示才华;还要在组织、阵地、队伍上指导、帮助广大群众,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积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大力弘扬湖湘精神,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良好文化环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要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就必须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从自身建设入手,加强现有干部职工的学习。管理干部要涉猎面广,广泛学习各种知识;业务干部要经常参加书法、绘画、音乐、戏剧、散文、诗歌、摄影等专业的专题讲座、论文交流、作品研讨、艺术鉴赏等活动;“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取经参观采风,参与社会实践;“请进来”请专家讲课,能者为师,手把手的教,“传经送宝”。多渠道的真正的提高干部队伍的从文水平。
建立一支庞大的群众业余文化队伍。要摸清底子,建立乡(镇)文艺人才档案;要开展培训,指导、辅导,为他们找寻学习平台,举办业余作者作品讨论会、作品观摩会、作品改稿会,让他们切磋技艺,巩固提高水平。还要高度重视社区、校园、企业、农村文艺骨干和演出队伍的培养,以推动基层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通过下基层指导活动发现人才,举办文艺活动选拔人才,组织演出大赛锤炼人才,送文化下乡展示人才,利用专业文化设施为村(居)、社区腰鼓队、鼓乐队、校园文艺队、企业演唱队,以及自发成立的艺术表演团体培养一大批文艺骨干力量。
依托阵地,开展活动,繁荣文艺事业。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依托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院、剧院;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五室一广场”,村(居)社区的“三室一广场”;学校、企业的文化阵地,广泛地开展送文化下乡、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广泛地开展群众自主自办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镇、村、社区、学校、企业文化活动水平。还要加强青少年和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大力开展适合不同群体的娱乐健身、艺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有益的活动;深入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促使广场文化逐步向艺术团、音乐节等富有特色和内涵的方向发展;还要适时举办农村民间文艺汇演,培植农村特色文化之乡,如官垱向“渔鼓之乡”、“三棒鼓之乡”、三岔河向“麒麟舞之乡”、“虾灯舞之乡”发展等。
创文艺精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感染人。要充分调动文艺创作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情感,创作出一批经得住时间、历史考验的文艺精品,象安乡近年来编辑出版的《安乡之恋》、《安乡的街》、《安乡这个老地方》、《安乡文化丛书》,象谌天喜获得曹禺戏剧奖的《老表退亲》等,这些优秀作品的感染力是巨大的。要鼓励文艺家们深入到工业开发区、新农村、新型企业、学校、社区,去传播文化、宣讲文艺作品,上培训课、辅导课,提高广大群众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水平,培植广大群众业余创作队伍,在专业、业余两支队伍的共同努力下,创作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丰富文艺舞台。
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质”
挖掘和提升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在传承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近几年,安乡在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下了很大功夫,积极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汤家岗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在《安乡硪歌》、《麒麟舞》、《虾灯舞》等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上下了功夫,培养了传承队伍,使濒临灭绝的古老艺术得以延续。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交流,在吸收外来的好东西的同时发扬传统和保持自己风格;如引进国内外优秀艺术团队和艺术交流项目,如组织艺术团赴广东开平市交流等。
积极开展各种边缘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各类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鼓励专题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社会和私人兴办特色收藏馆等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把文化作为开发旅游产业和培养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资源,使文化旅游成为旅游的主导产品。安乡的丰裕旅游示范片冠以“梦里水乡”的名称,就极富文化韵味,要继续创意策划、开发建设一批融山水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使之成为城乡文化的新亮点、旅游的新景点。
还要把强烈的文化意识贯穿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注重城市功能与城市文化形象的有机结合与完善统一,使广大群众生活在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