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干部工作>干教工作>详细内容

安乡县规模工业企业人才调查与思考

来源:安乡,安乡县,规模,工业,工业企业,企业,人才,调查 发布时间:2008-09-0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共安乡县委组织部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我们对61家规模工业企业的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使我们对规模工业企业的人才队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61家,其中机械电子业7家、化工业7家、医药药品业3家、食品加工业14家、饲料加工业8家、造纸纸品业7家、棉麻纺织业6家、其他行业9家。61家规模企业共有员工5218人。
    一、我县规模工业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我县61家规模工业企业共有中高级人才48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职称的109人,硕士3人,大学本科121人,大专248人。这些人才在企业管理岗位的113人,专业技术人员345人,技能人才27人。
    近些年来,我县规模工业企业逐年增加,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老总大都比较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使用问题。如凯斯股份公司,每年组织本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外地学习培训,同时,积极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对那些取得专业文凭的员工,只要愿意分在企业工作,予以报销他们的学习费用,并安排更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不惜从日本高资聘请专家教授,为企业解决项目、技改等攻关难题。药圣堂从外地聘请制药方面的专家,进行新产品开发。金大地公司聘请已离厂的高级化工工程师及电器工程师,主持厂里的技改工作。湘北饲料公司与上海水产大学、华中农大生物科学院等院校挂勾,聘请专家进行生物科技项目的开发。目前,企业聘请了一些中高级人才,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企业聘请的人才中有博士3人,硕士2人,高级职称的6人,中级职称的15人。由于企业对人才的重视,近几年,我县规模工业企业的人才队伍日趋稳定。
    二、我县规模工业企业人才队伍有关问题分析
    近些年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上,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企业人才队伍较前有了很大改观。但是,从大的角度和长远目标分析,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我们这次调查摸底,中高级人才总数为485人,仅占企业员工总数的9.3%,而且人才分布倚轻倚重。如凯斯股份、凯斯零件、洞庭牧业、湘北饲料、金大地、锦豪、自来水公司等7家企业有中高级人才207人,占61家人才总数的42.9%,另外,少数企业的中高级人才暂为空白。
    2、人才储备断档。我县机械制造、造纸、化工、纺织这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由于有几十年的发展需求和积累,企业储备了一些自己应有的人才。新起的医药药品业、饲料加工业等,为打开营销市场、研发新产品,也大多注重了人才方面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但也有少数企业在提高自己的产品科技含量,如何创品牌、创名牌上重视不够,因而也就没有考虑人才的需求与储备问题,仍然以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艺技术维持企业的生产与生存。
    3、优秀人才留住难。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壮大,就需要大量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人才从何而来?一靠培养,二靠引进。培养则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保证。招聘则要较优厚的待遇作基础。尽管如此,一些企业通过自身努力,也培养和引进了不少所需的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仍然存在,跳槽者有之,留也难留者有之。如前不久,药圣堂原聘请的一位高工,在汶川发生地震之后,就考虑在外地工作,对家庭照顾不利,执意辞行,返回家乡去了。
    4、人才需求缺口大。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要求和专业水准不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尽一样。从总体来看,目前企业大量需求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工艺及制造等专业方面的人才。对复合型管理人才也是求之不得。特别是我县造纸产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排污达标问题,因此,造纸企业急需一些环境工程类的人才。同时,那些技能型人才,也是企业急需和倍受欢迎的。如锦豪纺织公司技术熟练的档车工年年不足,影响了满负荷生产。
    三、关于我县规模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之思考
    企业发展靠品牌,品牌创新靠人才。品牌战略,历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人才战略,是我们今天“兴工强县”的首选战略。我县规模工业企业,目前仍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人才队伍也亟待充实提高,发展壮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更新人才观念,发掘本土人才。首先,不要用老观念、固定模式界定人才。除了大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才外,具有一技之长,能独档一面的人也是人才,企业的优秀厂长和经理更是难能可贵的人才。其次,在人才的使用上不搞内外有别,既要重视外来的人才,更要重视本地人才和身边的人才。要尽力发掘本土人才,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积极作用。
    2、改善人才环境,用好现有人才。首先,要优化经济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工业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也是人才引进的必备条件。其次,要优化用人环境。在人才的使用上,不要设门槛,要量才录用,各尽其才。我县规模工业企业的领班人,是我县人才队伍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不论资排辈,不厚此薄彼,要同样重视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样,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3、创新人才机制,造就新型人才。一是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合理引导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型、复合型人才向工业企业流动。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工业招商中,坚持引资、引智、引项相结合,积极引进外地人才。三是创新人才培训、培养机制。主要是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导地位,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经费保障制度、职务聘任制度。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到省内外、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所和高科技公司进行学习培训,逐步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高级人才。
    4、开展技术交流,人才资源共享。目前,在产品开发、项目建设、工艺革新等方面,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人才互动频频开展,有的是走出去学技术,有的是请进来传授技术。对此,政府职能部门有责任把这种技术交流活动加以引导和提升,使之成为行业内、县内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一种更具价值的活动。一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经常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二是聘请专家讲座,进行技术交流。三是组织高峰论坛,探讨技术方面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也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共享。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