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干部工作>干教工作>详细内容

培养年轻人才贵在锻造精神

来源:培养,年轻,年轻人,人才,贵在,锻造,精神 发布时间:2008-07-1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安乡县十分注重对年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在去年的乡镇换届中,每个乡镇都配备了1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今年,又有1名“80后”被推上了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与此同时,县委又通过层层选拔,确定了50名优秀年轻人才进行跟踪培养,并选派了部分优秀年轻人才到远教中心、工业园、接待处、新村办等部门挂职锻炼。

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他们特有的锐气、朝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为乡镇和部门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我们应关注以下三类“问题”青年。

一是“物质青年”。这类年轻人多有不择而食的“成功臆想症”,总认为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说明不行,就犯了“不成功罪”。这种思想加重了社会浮躁情绪,助长了社会成功的投机动机,引导年轻人的人生观、社会观和就业观,更多青年成为“成功学毒药”的受害者。

二是“草莓青年”。这类年轻人拒绝基层,拒绝压力,耐挫力弱,成为软弱无力的“草莓族”,外表光鲜,本质却软弱无力;看起来表面有刺,很有个性,却经不起最简单的“压力测试”。

三是“媚外青年”。这里的媚外,指的是民族自豪感,优越感不强烈、自信心不足的年轻人,沐浴着西方文明的香风,享受着西方文化和科技带来的现代快感,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丰厚营养、科技创造力的提升改造和精心呵护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激情投入。

针对上述三类“问题”青年,我们应从三个方面精神锻造:

1.加强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年轻人追求事业成功没有错,但这种成功应该是建立在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和循序渐进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如若用“经济指标”、“名车豪宅”和权欲当作成功和小有成就的唯一标杆,自身价值观、人生观就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孔方之倾向”。这时,应该担当的责任引领、精神旗手和创新主力军的时代责任就会成为空谈。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年轻人才的优缺点,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培训,不断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艰苦奋斗和献身事业、勇于进取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2.加强基层锻炼,练就铮铮铁骨。青年人应该敢于作为,大胆闯荡,能够承受狂风暴雨的磨难袭击,在挫折中不断成长,不断坚强,不断成熟,让磨难成为“好的推动力”,像勇敢保护奥运圣火的残疾运动员金晶一样,像敢于对歪曲报道发表慷慨演讲的法国留学生李洹一样,成为真正的“精神壮大者”和“人格成熟者”。现在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他们工作有热情、有朝气,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有开拓进取精神。我们要解放思想、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年轻人才,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任务重、社情复杂的单位或乡镇锻炼,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受挫折,增长才干。并在实践中发现人才,用好人才,使他们逐步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

3.明确责任意识,锻造“精神青年”。西方国家的发展状况眼下是比我们快,可这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发展就永远落后于别人。我们应积极培养教育年轻人才,让他们懂得民族根基、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更要让他们明白自身的责任所在,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挑大梁,并积极向社会推荐,扩大他们的影响力,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创新进取,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用年轻人的激情点燃民族创新力和经济发展的火炬,用坦诚、朴素的爱国行动为祖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