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干部工作>干教工作>详细内容

没有“车轮”的干部才会更接地气

来源:共产党员网 发布时间:2014-03-10 14:57:58 浏览次数: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事实上,我国的公车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多年,但全国没有统一规定。长期致力于研究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报告表明,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即将启动,今后一般公务用车将取消。(3月6日《新京报》)

    公车改革的口号已喊多年。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指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为公车改革吹响了集结号。如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地提出年内启动公车制度改革,意味着干部的车轮子即将卸下,而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接地气的好干部。

    上班有专车,回家有公车,这是一些领导干部早已形成的生活习惯。江西都昌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彭新球就是一个例证,独享两辆专车,当然人们更关注他的是两年扣177分的惊人数据,和公费缴纳的违章罚款。

    一个人出行靠什么工具,往往代表了其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对于一些人民公仆来说也不例外。也许因“工作”的需要,不少干部想方设法为自己在公车中分得一杯羹,车门一开,双脚一抬,“漂浮生活”也就开始了。在这“双脚离地”的工作中,一扇车门,关上了与群众交流的大门,“两耳不闻车外事”;两对车轮,驱动了干部身上的“官气”,“一心只图己舒服”,更严重的,当属“车轮”上滋生的腐败。

    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实施后,对包括“车轮”在内的“三公”进行了大力整治,但相对于另两项“三公”,在“车轮”上取得的成绩明显更低。在一些领导干部看来,公车早已深入到干部的工作中,要是没有了车轮子,在这个讲究时间效率的时代下,服务质量会大打折扣,办事效率会大大降低。以武汉为例,去年1至5月“三公”经费总计下降18.3%,其中,公务接待费用下降38.2%,因公出国(境)费用下降23.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用仅下降12.4%,后者和前两者之间差距明显,也表明了远离“车轮”的艰巨性。

    改革号角既已吹响,再深的水也要去趟,再硬的骨头也要去啃。公车改革的目的,在于压缩“三公”消费,在于祛除制度弊端,更应在于将干部拉回到群众中来。唯有破除隔离群众的“车门”,改变车轮上的“漂浮”生活,让干部去去“官气”,接接“地气”,才能聚集群众的人气,也才能真正做到务实为民清廉。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网)
 (责任编辑:施 卓)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