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干部工作>干教工作>详细内容

勤俭应植根于领导干部的心灵

来源:共产党员网 发布时间:2014-04-10 08:50:51 浏览次数:173 【字体:

    一年多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如劲风一般,吹去了社会上不少奢靡享乐的杂尘。然而,节约之风决不能只流行一时,只有将勤俭节约的精神植根于我们的观念之中,才能形成长久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光明日报3月4日)

    古人云: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这足于告诉我们人类要想在未来的世纪里与大自然和睦共处,共生共荣,应该珍惜每一项来之不易的资源,切莫以为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大肆浪费。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率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在毛主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勤俭节约,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尊重、赞美的。作为当代的领导干部,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争做勤俭节约的表率,努力将勤俭节约之风植根于自己的心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日常生活中,节俭往往是和进取、积极、乐观向上等追求紧密相连的,而随意挥霍浪费资源,常常是与颓废、消沉等不良心绪分不开的。节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起到砥砺意志、催人奋进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往往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奢侈享乐往往是胸无大志的表现,也是腐败现象产生和蔓延的根源。一个奢靡盛行的社会,必然是腐化堕落、不思进取的社会;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必然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也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过重要批示。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党从1949年带领着人民走过了65年的光辉岁月。从积贫积弱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从水深火热到人民生活迈向小康,从封闭半封闭到直接关系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切,都离不开勤俭节约,离不开艰苦奋斗。大家也试着想,如果我们当前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我们这个伟大国家是无希望的,也会走向衰落的。

    领导干部要把勤俭节约作为纪律要求来遵守。“由俭入奢易,由奢到俭难”,要真正做到勤俭节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做到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双面使用打印纸等节约小事都不是别人可以强迫的,也不是一时能见效的,既要靠健全完善的机制去促进,靠方方面面的监督去落实,更要靠养成生活习惯,才能自然而恒久,真正做到时时节约、处处节约,一生节约,而不是把节约当作“作秀”。真正做到让勤俭应植根于领导干部的心灵。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网)
  (责任编辑:施 卓)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