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次差额选任重要领导职务选任12名正职
4个领导职位,120人竞争,层层票决后8人脱颖而出。昨日,荣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委会上,8名竞争者发起最后冲刺,靠精彩的竞职演讲“拉票”。最终,4名得票最高者当选。这是荣昌县差额选任4名县级部门一把手试点中的一幕。此前,沙坪坝区与合川区已完成试点,至此我市圆满完成首次差额选任重要领导职务试点,共差额选任了12名区县部门、镇街的正职领导。
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采取任命制和等额选举,人选与职位基本是一对一的关系,缺少多人之间的比较,更没有激烈的竞选,难以真正做到“竞争、择优”。这种选任方式,带有一定神秘感,操作过程也容易引起猜疑。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十七大和今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都提出探索差额选任办法。
为此,重庆市印发了《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体现“三公”、“三意”、“三匹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相统一;“三意”,即组织意图、群众意见、个人意愿相结合;“三匹配”,即干部品行、才能、资历与任职岗位相匹配。
6月至7月,市委组织部在沙坪坝区、合川区和荣昌县,开展党委全委会差额选任重要领导职务试点。沙坪坝区拿出3个镇街党政正职和2个区政府工作部门正职职位,合川区拿出3个镇街党政正职职位,荣昌县拿出县人事局、审计局、市政园林管理局、县政府农办4个政府工作部门正职职位,实行公开报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
“竞争非常激烈,每个职位有30人竞争。”荣昌县委组织部部长张朝沂说,6月11日,县委拿出4个职位,扩大初始提名权范围,采取个人自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组织推荐3种方式,推荐出120名候选人。经县委组织部筛选,确定了符合职务条件的干部113名。随后,层层票决,逐次递减,最后县委常委会筛选出每一职务2名表决人选,提交县委全委会表决。
会上,8名候选人每人做5分钟的竞职演讲,向参会的29名县委委员展示优点,阐释当选后的工作思路。与会人员还就职务要求,向8名候选人提问。最后,29名县委委员根据候选人的表现,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确定4名当选者。
荣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谦和广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宏,同台竞争县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一职,结果王宏胜出。“没什么遗憾,落选反而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张谦说,差额选任试点让干部选任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参与其中就是一种锻炼。当选的王宏也觉得获益匪浅:“参加差额选任,让我得到了锻炼,对今后工作很有帮助。”
来源:湖南领导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