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安乡党建网 !
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园地>调查研究>详细内容

如何提高干部考察谈话质量

来源:共产党员网 发布时间:2015-01-20 09:52:51 浏览次数: 【字体:
    谈话是干部考察的重要方法,是组织部门获取信息、了解干部的重要渠道。谈话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干部考察效果和考察结果的具体运用。当前,受考察谈话方式、谈话范围、谈话人意愿及社会客观环境等影响,考察谈话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提高考察谈话的实际成效,发挥好个别谈话在干部考察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善于深入沟通。考察谈话能否听到真心话,关键看考察者能否与考察对象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居于主导地位的考察者一定要诚恳谦虚、主动热情,使人觉得可亲、可信、可敬,消除对方的心理防线,听到心里话。而不要自以为“钦差大臣”高人一等。谈话中,考察者要善于做个好“听众”,认真倾听,扼要记录,并及时通过语言或眼神、表情、身体、手势等非语言表达进行积极的回应。
  善于引导话题。干部考察必须全方位地评价和识别干部,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经历,价值取向、兴趣爱好,从政风格、工作实绩,个性特征、群众口碑等等,都要准确掌握。要想在有限的考察时间内得到更多真实的信息,就必须讲究谈话技巧,及时控制谈话内容和走向。当谈话对象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时,断然中止话题可能触碰谈话对象自尊,导致冷场,生拉硬拽话题可能使谈话对象不得要领,谈不出实质内容,而导致无功而返。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边听边思考,迅速对涉及考察对象的信息进行判断,及时作出是否“扳道”和怎样“扳道”的决定,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向更多的谈话点。
  善于消除顾虑。在考察谈话中有时遇到考察对象欲言又止、似有言外之意等情况。考察者对这些情况切不可轻视,要善于进行“望闻问切”,细心观察谈话对象的外表、行为、情绪,分析其交谈中的语气。特别是对考察对象评价不一致时,尤其要关注少数人的意见,甚至与大多数人对立的意见。谈话对象有困惑、有牢骚、有误解时,需要谈话主体及时解疑释惑,帮助谈话对象顺利越过思想障碍,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
  善于弃伪存真。考察谈话中,收集到的信息总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考察者必须对信息进行一番甄别和筛选。首先是收集意见要广泛。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必须注重谈话对象的代表性,尽可能多接触考察对象周围的干部和群众,多方面、多层次收集信息。如果考察的范围过小,就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其次是对材料要进行交叉印证。一个人的个性、品质、作风具有相对性,其发展变化不可能太突然。如果某干部现实表现与档案记载有较大“断层”,这就必须引起注意。将不同渠道收集到的干部不同方面的表现,不同部门、不同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进行交叉印证,排除干扰性因素,提高信息的可信度。最后要进行辩证分析。不管收集到的信息对干部是褒是贬,都应该进行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关键看他在其中充当怎样一个角色,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将其是非功过弄清楚。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网)
    (责任编辑:施 卓)
分享到:
【打印正文】